亞歷山大大帝,世界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歐洲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他出生在公元前356年,20歲成為馬其頓國王,短短十三年內統一了希臘全境,占領了埃及全境,蕩平了波斯帝國,占據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國,疆土面積達到了500萬平方公里,而他的老師就是亞里士多德,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商鞅變法,經濟得到發展,秦國成為七個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為嬴政滅六國奠定了基礎。公元前338年,18歲的亞歷山大擊敗了當時聞名希臘的最強戰隊底比斯圣隊,馬其頓迫使希臘人接受協議,成立了科林斯同盟。
這過了兩年,20歲的亞歷山大成了馬其頓的國王,從此開始了他的征程,亞歷山大大帝所踏過的地方無不成為他的“戰利品”,他一路進軍東方,途中亞歷山大大帝聽聞遙遠的東方還有一處地方,有著美麗的絲綢和陶瓷。
亞歷山大大帝并想要征服這個國家,也就是中國,帶著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又開始向東方前進,只是古時候沒有什么具體的方位顯示,結果亞歷山大大帝看錯地圖攻向了隔壁的鄰國:印度,隔壁鄰國因此滅國。
在與印度的戰役中,亞歷山大大帝贏得了他人生中四大會戰的最后一戰海達斯佩斯河會戰,印度國王波拉斯對他俯首稱臣,亞歷山大大帝十分高興,不過他還是覺得這個國家與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樣,盡管亞歷山大大帝依然想要征伐東方地區,他手下的軍隊卻已經不樂意了。
亞歷山大大帝就停止了遠征的腳步,開始西歸,西歸途中還進行了一系列的冒險活動,他回到了波斯,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將他的帝國和軍隊進行改編,并且意識到波斯人和希臘人同樣具有智慧,于是他想要建立一個希臘和波斯融為一體的王國。
只是亞歷山大大帝還是想要征伐打仗,對于管理國家他更多的是請教自己的老師亞里士多德,只是他還沒有進行新一輪的征服活動,不到33歲的亞歷山大大帝倒下了,臨終前他的朋友希望他能夠指定一位繼承者,亞歷山大大帝就說:“讓最強者繼承。”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亞歷山大大帝病逝,他的軍隊并瓜分了他的帝國,64年后,在遙遠的東方,中國史上第一位皇帝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