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偶然在家中收拾雜物,看到幾年前到法門寺的門票,只是那么一瞬,佛都的美景好像一下又回到了眼前,我曾三次到過法門寺,每一次的感覺都不同,后面去跟第一次的感覺完全不同了,景區外面隔著現代化的商品和廣告顯得非常繁榮,好像失去了佛都的原本清靜,還是覺得現代文明最好讓佛家也有一個保持原貌的角落,這可能也不僅僅是我的愿望,可能天上的佛祖有知的話,也會對現在的這種模式皺眉的。
法門寺位于寶雞市扶風縣城北約10公里的法門鎮,東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寶雞96公里。法門寺因存有流傳千年的佛指舍利而聞名于天下,更有多種文物珍寶,是一座罕見的文物寶庫,被譽為“關中塔廟祖”。
法門寺始建于東漢末年。據記載所言,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的遺體火化后結成舍利,印度阿育王為了弘揚佛法,散佛舍利于世界各地,凡得舍利處皆要建塔供養。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如今的法門寺包括真身舍利塔、大雄寶殿、地宮以及法門寺博物館(珍寶館)等四大部分。寺內圣塔原為四級木塔,毀于明朝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的地震。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又有重建。寶塔共13層,為八棱形,高47米,為仿木構式磚塔。塔內二層以上,每層均置有銅佛像一尊,全塔共有88尊。
1987年,寺內發現了封閉了千年的神秘地宮。地宮內部金碧輝煌,歷經千年的古物依舊熠熠放光,是國內迄今發現的佛塔地宮中最大的一個。更為重要的是地宮之內發現了令世界矚目的當今佛教最高圣物——四枚佛指骨舍利。
不知道從什么時間開始,我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時會在特別無聊的午后打開佛音樂聽一聽,雖然聽不懂,沸騰的心, 瞬間----變得止水般平靜。雖聽不懂梵語,卻聽出了佛音。但是那種感覺仿佛讓我看見宗教佛寺營造的氛圍,綠山碧水,梵音裊裊,青燈古佛,暮鼓晨鐘,我的心好像到了九天的云外,格外的高遠,宏大,特別是身處其中,拋棄塵世的浮名繁華,靜心體驗幾千年的人類文明中最精髓的東西,好像自己的心受到了高人的撫慰,形成一種心與心的交流和感動,特別是那種佛音在自由的空間里流動,與自然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強大的心靈舞動的舞臺,蕩滌著心靈,讓人如置身于天外,那種生命的壯美和生命的深厚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和描述,真的好像聽到了生命的節奏,隨心而動,隨意而舞,那真是一種生命的美麗。
我在自己的個人圖書館里收藏了佛音,每次想起來時都聽一聽,在獨自一人的辦公室里安靜的沖泡一杯茶,耳邊的佛音在吟唱。當茶香縷縷沁入口中,潤在唇間的不再是茶香,而是山谷間的那份清寧。雖不信佛, 卻也為佛的恬淡、祥和感染。 靜謐的佛音,是佛植入人心里的感知。心如止水, 我看到了一個祥和的、透明的世界。紛亂、煩躁---在佛音的輕撫下,逐漸變得平靜、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