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離開教學崗位快二十年了,對現在的教學模式了解很少,只能憑借記憶,談點有關問題,觀點有可能相左,請諒解。我記得探究式學習模式是一個叫杜威的提出來的,他認為教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方法。探究式教學法,又稱“做中學“,“發現法,研究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給他們一些事例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主動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當年我們學校也曾經實行過這種方法,并舉過專門的觀摩課,公開課,聽過魏書生老師的專題演講,(以前老式教學模式是填鴨式,滿堂灌)探研式教學在我們學校各個學科逐漸推廣開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探究式教學法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研究客觀規律事物的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內部的聯系,從中找出規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認知模型和學習方法,構架,可見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地位都得了加強,我當時擔任學校語文學科教研組組長,從備課到組織課堂教學推行了這一教學模式。如作文課,以前是教師寫出題目,講一些寫作方法,框架結構,然后在黑板上列出提綱,讓學生去寫。探究式學習模式,讓學生先觀察,體驗,積累素材后再去寫作。例如,有一次我帶領我們班三十幾名同學去少陵公園(杜甫當年曾客居此地,與李白有故交,遺址少陵臺,后建成公園,濟寧有太白樓兩地相距約三十公里)實地考察,搜集寫作素材,同學們觀察的可細致了,回班后,同學們自行分組討論,自擬題目
這次寫作非常成功。但組織這樣的教學,難度很大,特別是學生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實施前我都作了周密安排,很多細節都考慮到了)只當舉例。僅作參考。探究式學習實行中我認為應掌握和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創沒情境,激發自主探究欲望,二,開放課堂,發掘自主探究能力,三,適時點撥誘導探究的方向,四,課上合作探究訓練主動學習的能力。五,課后留有創新作業,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當年,我舉辦過很多場觀摩課,公開課,。后來因眼睛患病,做了手術,不能從事一線教學了。很惋惜。以上是自己的工作體會,請業內人士,朋友雅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