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俗話說“十人九痔”。一半以上的人都有肛門直腸疾病,其中以痔瘡的發病率最高。
辣椒和酒對直腸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過度吃辣或過量飲酒引起直腸黏膜充血、擴張而形成痔瘡。另外痔還與起居不定時、感受濕熱,久忍大便、久泄以及婦女妊娠有關。
吃油膩的肉類等很容易引起便秘,長期的便秘也是導致肛腸病的重要原因。
問題一:為什么有的痔瘡疼,有的就不疼,不疼的就沒事嗎?
專家解答:不疼痛的痔瘡主要是內痔,因為內痔在齒線上,由內臟神經支配,內臟神經對痛不敏感。所以有的內痔已經出血了,但卻不覺得疼。
疼痛的痔瘡一般是外痔和混合痔,以及內痔嵌頓,尤其是血栓外痔和炎性外痔更疼,外痔受脊神經支配,該神經屬于痛覺神經,所以感覺疼痛。
不能用疼不疼來判斷痔瘡是否嚴重,是否需要治療。如果痔瘡出血,時間久了會造成貧血,
問題二:肛門里面的痔瘡是內痔、肛門外面的就是外痔嗎?
專家解答:不是這樣的。可能是因為痔瘡的一個常見癥狀是脫出,所以讓人產生了誤會。
痔瘡又叫痔核,肛門內外突起的柔軟腫物都叫痔瘡。但痔瘡是以齒線為界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齒線是肛門和直腸的交界線,距肛門緣約3至4厘米,形如鋸齒。發生在齒線上的叫內痔,發生在齒線下的叫外痔,橫跨齒線上下的叫混合痔。
癥狀:得痔瘡后最常見的表現是便秘,大便時肛門出血,嚴重時有柔軟腫物脫出,肛門潮濕瘙癢,或肛門外有腫物疼痛。
早期內痔是大便時肛門出血,血量較多,血色鮮紅,有時點滴而下,有時噴射,無疼痛和其他不適,有一定周期性。出血時間長了可引起貧血,患者感到頭暈、氣短、疲乏無力、精神差。內痔發展到中期,除出血外,大便時會有痔核脫出肛門外,便后痔核可自行恢復原位。到晚期,大便后痔核脫出肛門外不能自行回到原位,需用手推回。嚴重時咳嗽、行走也會使痔核脫出肛門外。如痔核脫出后沒及時送回,時間一長會腫痛,甚至出現壞死。外痔在發炎或形成血栓時則會感到劇烈疼痛。
問題三:治療痔瘡哪種方法好,可以不做手術嗎?
專家解答:當痔瘡出現癥狀時要盡早治療。
主要用于輕度痔瘡,或較重的痔瘡而不宜手術的患者,可緩解癥狀,暫時減輕痛苦。
-手術療法
對于環狀混合痔、環狀嵌頓型混合痔、結締組織型混合痔,安氏采用手術和藥物注射相結合,潛行小切口剝離結扎,損傷小、保留肛管皮膚,保護了肛門的正常生理結構和組織,術后痛苦小,愈合快。安氏采用主灶切開對口引流術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及馬蹄形、半馬蹄形膿腫。這種手術方法只切開肛瘺的主灶,而將肛緣外的瘺管曠置,外口擴創以便引流通暢,這樣既達到治愈目的,又使肛門損傷小,愈合后肛門疤痕小,肛門外觀和功能不受影響。
-激光療法
可在短時間內使組織凝結、燒灼而炭化或氣化,達到切割組織和凝固血管的目的。
-冷凍療法
利用液態氮的超低溫造成痔瘡局部的破壞,使其結痂脫落,主要適用于內痔。
-注射療法
注射療法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痔瘡注射療法是將藥物直接注入痔核內,使痔核壞死、硬化或萎縮。這種療法源于英國,注射劑有硬化劑、壞死劑和軟化萎縮劑。我國引進這一方法后,針對國外注射藥物也進行了許多發展。比如中日友好醫院肛腸科使用的注射劑“芍倍注射液”就是從中藥中提取的,能使痔瘡軟化萎縮,與其他注射劑相比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少。而且手術時間不過10到20分鐘,療程一般在1周左右。
預防
肛門是人體的“出口”,每天都有糞便從此排出,若長期便秘、腹瀉或有久蹲廁所的不良習慣,勢必會過度擠壓、摩擦肛門,一方面造成血液回流更加困難,另一方面則引起局部的慢性感染,日久會使血管變脆,失去彈性,從而導致痔瘡出血、脫出。此外,過食肥甘、辛辣食品,過量飲酒;過度疲勞、久坐、久行;懷孕,前列腺增生,下腹部腫瘤;高血壓,肝硬化,動脈硬化,肛門直腸慢性炎癥等都是肛腸病的病因。
雖然痔瘡發病率高,但若能針對病因進行積極預防,可防患于未然。請按以下方法去做。
①防止過度疲勞,糾正不良姿勢。避免久坐、久站、久行。即使是職業需要,也要不斷變換姿勢。
②加強全身和肛門局部鍛煉,增強體質,保持樂觀的情緒,心態平和。盡量避免過度緊張、過度激動或是憂傷。
③糾正不良排便習慣,大便時不要看書,不要久蹲不起或過分用力。晨起喝一杯涼開水有助于防止便秘。
④保持肛門清潔,每次大便后清洗肛門,尤其是腹瀉時。一般用溫水就行,勤換內褲,勤用溫水坐浴。
⑤多吃蔬菜、水果,要避免大量飲酒、吃辣椒等。
肛門保健操
便后操:便后先用溫水清洗肛門,然后用右手食指尖壓在肛門緣處,輕輕推肛門向上輕柔肛門60次,然后收腹做深吸氣,同時收縮肛門30次。
睡前操:是在睡前,兩膝跪在床上,兩肘著床,頭低垂,腰部下彎,臀部稍高,挺身收腹深吸氣,同時有力地收縮肛門,然后放松。如此重復30次,能有效地疏散局部充血,對年老體弱、久病者更適用。也可每日做半小時提肛運動或直接用食指按揉肛門。
專家出診時間周二上午(文字劉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