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讓孩子了解上學的重要性:告訴孩子從上學起,自己就是一名小學生了,小學生活是非常有趣的,會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交到很多朋友。要想成為優秀的小學生就要努力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學習上:課上認真聽講、主動發言;按時完成練習,認真書寫、仔細檢查、盡快改錯;回家后要先完成作業。
生活中:遵守學校紀律,孝順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講衛生,愛勞動,懂禮貌,勤鍛煉。
切記不要嚇唬、命令、要求孩子:不要給孩子說“表現不好老師會批評你、同學會笑話你、爸爸媽媽會打你”,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不要給孩子提太高的要求:“必須考一百分,必須做題全對,必須當班干部”,讓孩子對校園生活產生巨大壓力。
2.孩子在幼兒園以游戲活動為主要的學習形式,到了小學,將被正規的學科課程代替,原來在游戲中學習,現在變成了長達40分鐘的課堂教學。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能靜心地坐下來的習慣,開始的時間可以是20分鐘,以后再逐漸延長,不可操之過急。同時,可以布置一些“小作業”,如讓他看看圖畫書、畫些畫等等。
二、生活上的準備
1.在家里為孩子布置一個學習的小天地。書桌、椅子的高度要適中,在桌子上擺上臺燈、書架、筆筒等,其他東西都放進抽屜里。桌面上要干凈,最好不要放家長的個人物品,如手機、錢包等,為孩子創設一個固定的學習場所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固定孩子擺放物品的位置,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教會孩子將故事書、課本、練習本、備用文具等分類擺放。
2.剛入學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時間較短,穩定性也差。所以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要盡量避免在一旁大聲講話或看電視,最好是坐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看書,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久而久之,對孩子注意力的養成便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