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是怎么來的?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孫子、孫女和老人親唄。幾乎老人帶過孩子的家庭都會有隔代親的現象,十年,二十年,甚至直到老人去世那一刻,老人與孫子、孫女這種情緣都沒有消失。隔代親為什么親,我對一些網友做過問卷調查,不少網友的回答,感動得我落淚。
以下內容由網友提供。
網友A:隔代親就是一種社會現象,老人就是孩子的第二個父母。我出生于80年代,聽奶奶說,我媽坐完月子就開始上班了,爸爸是單位的技術工,工資不怎么高,但是很穩定。那時我媽每天下班回家就擠一些母乳放冰箱,供我第二天吃,大多時候媽媽擠的母乳都不夠我吃,爺爺奶奶就熬米糊糊給我吃。雖然我沒有那時的記憶,但是我很感激爺爺奶奶,如果沒有他們,我小時候不知道要挨多少餓。
網友B:我聽我爸說,小時候奶奶怕我消化不了,還把食物咀嚼后給我吃,雖然現在覺得這很不衛生,但我也從沒有對此有任何怨言,畢竟對于經歷過饑荒年代的爺爺奶奶來說,有吃的比什么都重要,這里面充滿的是對我的愛。
網友C:從我出生到上幼兒園,幾乎都是爺爺奶奶帶的,雖然爸媽也有管我,但是我始終和爺爺奶奶最親。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特別恨爺爺,因為我不想上幼兒園,他強行把我送到幼兒園的第一天,我用嘴咬住了他的手臂,我只是不想被爺爺扔在幼兒園里。后來直到爺爺去世的時候,手臂上的血牙印都沒完全消失,這可能是他孫子給他留下的最深刻記憶吧。
網友D:每次爺爺奶奶準備第二天的食物前,都要問我想吃什么,即使我沒有特別想吃的東西,爺爺奶奶也會弄我最喜歡的食物。小時候我最愛喝雞湯,那時的雞湯真的很鮮,但是也不是經常吃得起,每次爺爺奶奶熬好雞湯總會第一時間給我盛一碗,他們自己卻舍不得喝。直到后來生活條件好起來,他們才開始喝雞湯,那時爺爺奶奶都已經70多歲了,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想哭。
網友E:小時候我不懂事,老被爸爸用雞毛撣子打,我爸打得很重,奶奶總會護短,雖然知道是我的錯,但也會和我爸對抗。當然有時候護短成功,但大多時候還是被老爸教育了,從那時起我就更親爺爺奶奶了,總感覺爺爺奶奶就是專門保護自己的。
網友F:我和堂弟都是爺爺奶奶帶的,爺爺奶奶帶了堂弟4年,帶了我12年,那感情真的不一樣。今年奶奶患上了老年癡呆癥,她都記不記我堂弟是誰,但是還記得我喜歡吃什么。每次我離開的時候,奶奶都會站在陽臺默默看著我走,生怕這一走我就不會再回來,后來我索性不往陽臺看,因為我知道我看了一定會哭。
隔代親為什么親?網友們的這些故事就是答案。老人的無私付出,孩子的懂得感恩,這就是隔代親。也許你還有更多關于隔代親的故事,留言聊聊,我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