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全民關注痛風日”,痛風已然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代謝性疾病之一。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高達1.8億人的高尿酸血癥患者中,已有近5000萬人發展到痛風,且每年人數仍然在不斷增長,這顯然是一組可怕的數字。
大圖模式 比這組數字更可怕的是,痛風不僅讓人們飽受“關節痛之苦”,還會累及身體的其他器官,而腎臟首當其沖。腎臟具有強大的代償性,但面對大量尿酸卻難以招架。痛風引起的腎功能損害也成為了腎病高發因素,嚴重的甚至會發展到腎衰竭。
那高尿酸、痛風患者該如何抵擋尿酸帶來的破壞,保護好腎臟“免受其害”?
大圖模式 歸根結底唯有盡可能將體內尿酸降到較低水平,做好三方面非常重要:
盡早正確規范治療,是防止痛風惡化的關鍵
痛風發作癥狀明顯,一般表現為拓指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關節部位出現紅腫、疼痛的情況,因此多數患者都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但其實一旦發現尿酸升高就該著手準備治療。
但有些患卻難做到正確規范治療,怎么樣才是規范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一堅持用藥。痛風發病人群偏向年輕化,有些人不愿意總吃藥,就偷懶,尿酸高了就吃,尿酸降下來就不吃了,這樣根本不能長期維持尿酸處于較低水平。二堅持服藥配合控制飲食。部分患者覺得既然吃藥了,那就不用忌口了,從而導致藥效發揮打折扣。而堅持低嘌呤、低脂飲食,對藥物藥效的發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圖模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降尿酸的重中之重
現在年輕人高尿酸、痛風多發,主要與日常的一些壞的生活習慣如吸煙、喝酒、每頓大魚大肉、運動過少導致血壓高、血脂高、甚至肥胖等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因此要想尿酸恢復到正常水平,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要從生活狀態及習慣上徹底做出改變,這樣做的效果不亞于吃降尿酸藥物。最關鍵的還是兩部分:管住嘴。并不是不能吃肉、海鮮等食物,主要是改善飲食結構,多增加點蔬菜、水果,減少部分肉,這才是健康的飲食;邁開腿。每天運動半小時,就能對降尿酸、控制體重有很好的效果,長期堅持下去,益處看得見。
大圖模式 重視尿酸水平監測,也別忘了查腎
有長期尿酸高或痛風病史(超過5年)的患者,更要注意腎病的篩查。一般腎病早期身體會發出“警報”,這些信號別輕易忽視:
1、蛋白尿,主要表現為尿液里有細小的泡沫,且長時間難消散。這表明腎小球濾過受損,導致蛋白漏出到尿液中,基本上多數類型的腎病早期都有此類癥狀。
2、腎性水腫。主要分布在雙下肢及腳踝部,蛋白尿的漏出導致多余的水分溢出到表皮會導致水腫,腎功能受損,本身調節水鈉能力下降,也會引發水腫。
大圖模式 3、血壓升高。部分高尿酸、痛風患者本身存在血壓升高的情況,此外,腎臟調節水鈉失衡,導致潴留,也會引發高血壓。
因此建議高尿酸或痛風患者除了要堅持監測尿酸的情況,還要每年定期做尿常規、腎臟B超等堅持,以盡早發現腎損害的苗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