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學生,讀書是最簡單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
不少家長為了教育孩子也是操碎了心,就怕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難以培養成才。于是不惜花重金,在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競賽班報名拓展,希望孩子能夠學有所獲,學校考試能有個令人滿意的成績。
但是現實往往事與愿違,拔苗助長的事情數見不鮮,沒有考慮孩子的基本情況,也不問其意愿,完全按照別的學生的學習模式進行照搬,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不僅白白花費了金錢,還使得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適得其反。
日前在重慶市沙坪幫三角碑地區,發生了一起學生家長大鬧培訓機構的事情,鬧的是沸沸揚揚,人盡皆知,家長就孩子的學習成果產生疑問,差點與培訓機構對簿公堂。
說起這件事情,家長李女士十分激動,送孩子來學習提升數學成績,自己可是花了大價錢的,最終的結果是孩子考試竟然沒有及格,只考取了59分,與家長當初報班的訴求相差太遠,家長完全不能夠接受這樣的結果,想討個說法。
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前前后后就在培訓機構花了21萬元,一節補習課所需要的費用高達千元,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價,然而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孩子和家長自然不滿意,想要退錢。
而培訓機構覺得自己更冤枉,工作人員表示李女士難道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什么情況嗎,試想兩個月前,當初送到培訓班的時候,孩子的成績最多只能考到20多分,經過機構名師一對一的基礎講解和強化培訓,成績已經大幅度提升了。
由于該名學生底子太差,想要將之前落下的功課全部補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長顯然并不在乎過程,認為只要掏錢就能解決學習問題,甚至覺得自己生不逢時,所以一定讓孩子成為高分成績者。
兩個月的補習時間花了21萬,這個費用真的是天價,家長對此不依不饒,認為自己受到了培訓機構的欺騙。
對此有教育行業的人士表示,這種做法完全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孩子讀書還是需要一定的天賦,當然打基礎非常重要,而作為父母之前并未關注孩子平常的學習情況。在發現成績不理想時,想通過補習班快速提升成績,顯然是不現實的,分數不是靠金錢堆出來的。
對此編者覺得或許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對于教育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家長又知道多少呢?一般情況下,想要上補習班效果好的基本上都得陪讀,時刻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另外他這種基礎不牢,家長期望太高的,稍有不慎就會中了培訓機構的套路。
急于求成是家長想要的結果,正好中了培訓機構的下懷,以至于在培訓機構開出天價的培訓費用時,家長根本沒有自信認真的考慮,進行衡量,想當然的認為交了錢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最終是苦了孩子,錢也打了水漂。
學習這件事情完全靠自覺,小的時候需要家長的引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大之后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至于渾渾噩噩,有厭學的情緒。有的孩子就是不愛學習,父母如此強迫孩子,未必有好的結果,錢并不是萬能的。
現在國家正開展職業教育,就是要告訴現在的家長并不是每個人都得走學術這條道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學習一項技能,扎根于某行業潛心發展,未來也可以有大的作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的方式和目的,多與孩子溝通,因材施教,讓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