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占據人體體重的2%,只有巴掌大小。
但,因肝臟無痛覺,因此,就算受到損傷,也很容易被人們忽視。
臨床上,大多數的肝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的地步,其生存時間僅為6個月。
肝不好的人, 一旦出現3種異常,八成肝硬化上身
1、流鼻血
肝臟受損時,會影響到體內的凝血機制。
從而就會導致凝血因子無法合成,血小板數量減少,凝血發生障礙,若出現輕微碰撞,會讓鼻孔的血管破裂,導致鼻出血、牙齦出血、皮下淤血等。
2、全身乏力
肝功能異常,患者會出現全身無力的現象。
患者食欲下降,導致體內的營養不足,再加上患者新陳代謝能力下降,人體無法吸收足夠的能量,出現乏力的癥狀。
3、惡心、嘔吐
惡心、嘔吐是肝硬化患者常有的癥狀之一。
肝功能發生障礙和門靜脈高壓會讓腸胃道阻性充血,消化吸收功能發生紊亂,使患者有惡心和嘔吐的感覺。
肝硬化來襲,有這3個原因影響
原因1、肝炎感染
病毒性肝炎是誘發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若肝炎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與治療,體內的病毒,就會在肝臟大量的復制,造成肝細胞不斷壞死、再生。
當肝細胞損傷到一定程度時,病情就會沿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發展。
原因2、酒精
乙醇脫氧酶、乙醇脫氫酶是肝臟的“得力大將”。
它們把酒精分解為乙醛,再轉化為乙酸,這才抵擋住“酒精”對人體的傷害,但長期有大量酒精進入肝臟時,2名“大將”會“力不從心”。
肝臟受到酒精“摧殘”,會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引發炎癥;若細胞反復壞死和再生,就會導致肝硬化。
原因3、營養不良
這是引發肝硬化原因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
但營養不良,體內就會缺乏抗脂質肝因子、維生素B族和蛋白質等,長期營養不良,就會使肝細胞壞死,逐漸發展為肝硬化。
因此,當出現營養不良時,盡快調理,以免小病拖大。
養肝等于養命,預防肝硬化,堅持做4件事
第1件、飲食調理
生活中,多吃一些對肝臟有利的食物。
青色食物:這是養護肝臟的首選,能促進肝氣循環,緩解肝氣郁結,還能保護視力,比如黃瓜、芹菜、花椰菜、菠菜等。
富含VC的食物:能幫助肝臟解毒排毒,有一定的養護肝臟的作用,比如西紅柿、柑橘等。
但肝炎患者不可多吃,避免引起上火;也要避免空腹食用,減少胃損傷。
肝硬化患者,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為主。
早期肝硬化時,可以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適當進食糖類,雞蛋、瘦肉等,并做到定時、定量。
但肝功能明顯下降,且出現肝昏迷先兆時,應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低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不超過1~1.5g。
第2件、常運動
運動是避免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運動可以增強腸胃蠕動,提升體質,改善呼吸系統功能,增強消化和吸收功能,建議選擇慢跑,慢跑是防治早期肝硬化的良方。
每周運動4~6次,首次運動在15分鐘左右,后根據個人體質,逐漸增加運動量,切記,要循序漸進。
第3件、常喝茶
多喝水,有助疏肝,幫助肝臟清理毒素。
喝水時,可加入一些有利于肝健康的茶,幫助養肝。
第4件、常檢查
及時檢查,及時預防,及時控制。
肝功能檢查,通過檢查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指標,來反映出肝臟功能的基本狀況,最好每年檢查一次。
做B超、乙肝五項等,也是預防肝硬化的有效方式。
切記,乙肝疫苗接種一次并不是終生有效,因此,在檢查過乙肝五項后,只要體內沒有抗體,就及時接種疫苗。
體檢前的注意事項:
1、體檢前3天,避免喝酒,避免油膩;
2、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高強度運動,避免過度勞累;
3、檢查肝功能、做B超之前,要空腹;
4、避免在生病期間做檢查,比如感冒、發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