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余殃。究竟什么是德不配位?...
老領導說就是這三種情況。
《易經·系辭》有云: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千百年來,這句話一遍遍被得到印證和檢驗。但究竟什么情況就算是德不配位呢?
老領導曾語重心長的說,人在年輕時,大家都在風風火火做事情干事業。即使在工作中偶有疏忽,也釀不成什么大災害。至于總有人處心積慮傷害別人,那是因果報應不爽的問題。
事業的成果必然換來職位的晉升。這個時候,就是一個德位相匹配的過程了。
第一種情況,職位可能不斷晉升,但德行卻不一定。與職位一起成長的只可能是能力,而不是德行。這就是:德薄而位尊。德行相比較職位呈線性下滑趨勢,只可能是飛的越高,跌的越重。
第二種情況,職位不可能一直晉升,在天花板下,不是通過修煉德行做更多的事情進而博取更大平臺,反而是私欲膨脹,把公權當做了私器,做任何事情都是憑自己好惡,完全無公,一心為私,最終把單位搞得烏煙瘴氣,直至垮臺。這就是:力小而任重。
第二種情況,職位通過非正常渠道獲得,自己本身沒有幾斤幾兩,但公權的非正常獲得膨脹了個人的野心。不懂,還喜歡瞎指揮;事實不可為,偏要盲目為之;甚至本身就不知道河水的深淺,連小馬精神都沒有……最終只能是一無是處,遭人唾棄。這就是:智小而謀大。
老領導說,這三種情況都是德不配位。一是德行本身很差,德薄而位尊必敗;二是私欲膨脹,力小而任重必敗;三是不作為亂作為,智小而謀大必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