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缺水的鑒別:
分度 等滲性 高滲性 低滲性
(血Na值>150mmol/L)
輕 2~4% 2~4% 血Na值<135mmol/L
中 4~6% 4~6% 血Na值<130mmol/L
重 >6% >6% 血Na值<120mmol/L
(式中百分比為失液量與體重相比)
⒊治療缺水補液量及補鈉量的計算
1)生理需要量:成人 :2000 ~ 2500ml
小兒: 按千克體重計算。第一個10千克100ml/Kg,第二個10千克50ml/Kg,
第三個10千克20ml/Kg
2)累計損失量
等滲性脫水:輕、中、重度脫水失水量占體重百分比。
高滲性脫水:也可根據血鈉濃度計算補液量:
補液量(ml)=[血鈉測定值(mmol/L)-142]×體重
(kg)×4(女性為3,兒童為5)
低滲性脫水:補液量根據失水量計算,補鈉量的計算公式:補鈉量(NaCl克數)
=[142-血鈉測定值(mmol/L)]÷17 ×體重(kg)×0.6(女性為0.5)
3)繼續損失量
1.發熱 10% ~20%/0C/天;
2.氣管切開 >800ml /天
3.大面積燒傷 可>3000ml /天
4.胃腸道損失
5.尿崩
6.出汗等
4.臨床補液原則
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先快后慢;先鹽后糖;先晶體后膠體;注意補鉀;嚴密監測,適實調整;積極病因治療。
5.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的血清鉀值各為多少?靜脈補鉀應注意什么?怎樣治療高血鉀? 血鉀濃度低于3.5mmol/L;血鉀濃度高于5.5mmol/L
靜脈補鉀應注意:①濃度 千分之三,
②速度 20mmol/小時(≤80滴/分),
③總量 6~12克/天,④小便,⑤血pH值,⑥時間(>3天)。
高血鉀的治療:①停止攝入,②拮抗,③轉移,④促排,⑤對癥,⑥對因。
6.人體對酸堿平衡的調節機理
1)體液的緩沖系統;2)肺的呼吸;3)腎的排泄
7.使用5%碳酸氫鈉治療代謝性酸中毒時怎樣計算用量?
1)根據co2cp(mmmol/L)值計算:
需補5%碳酸氫鈉量(ml)=[ co2cp下降值(mmmol/L)÷2.24]×體重×0.6
2)根據BE(mmmol/L)值計算:
需補5%碳酸氫鈉量(ml)=[ BE測得值(mmmol/L)-(-3)]×體重×0.4÷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