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107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解析
·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減而成,用于傷寒誤下致邪熱內陷少陽,造成氣機郁滯,虛實寒熱互見的少陽變證。
·體現了和解少陽兼鎮靜安神的治法。
·屬古代的腦病方,現在臨床用其治療精神神經心理疾病常有較好的療效。
·驗案舉例一: 劉某,女,41歲。
·初診:失眠1年。1年前始無誘因出現失眠,入睡困難,且多夢易醒,有時徹底難眠。需經常服用地西泮、艾司唑侖等藥催眠,也僅能睡數小時。睡眠不好則頭昏頭暈,精力差,工作能力下降。病后曾多方治療,效果欠佳??淘\:失眠,已連續3天徹夜未眠,心煩意亂,頭昏頭暈,納可,口中和,二便調。舌尖紅,苔薄白,脈弦細。
·失眠心煩,甚至徹夜難眠,舌尖紅明顯,病屬心火上炎,熱擾心神,陰陽不交,治當以導赤散加減。
·處方:清半夏30克,夏枯草30克,生地15克,黃連6克,竹葉10克,茯苓30克,丹皮10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
·加入半夏、夏枯草交通陰陽,肉桂引陽入陰,且與黃連相配,名為交泰丸,也起交通陰陽的作用。
·二診:上方連服6劑,寸效未顯,癥狀同前,且又感頭痛,舌尖紅,苔薄白,脈弦細。清心瀉火、交通陰陽不效。
·失眠嚴重,心煩不止,有時做惡夢
·處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30克,生龍牡各30克,大黃6克,葛根30克,川芎10克,刺蒺藜10克,黃連6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
·三診:上方連服6劑,失眠明顯改善,每晚可睡5~6小時,不易醒,夢也較少,頭痛頭昏明顯減輕,心煩也減,入睡困難雖減但仍較明顯,納可,二便調。和解少陽、清熱安神有效,上方改清半夏為30克,以加強交通陰陽之力,繼服,水煎服,日1劑。
·驗案舉例二:張某,女,74歲。
·初診:頭昏、失眠10年。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昏,頭部緊束感,失眠,經常徹夜不眠,心煩,多慮,嚴重時面目紅赤,小便灼熱感,尿急,大便尚可,雙下肢輕度水腫,舌淡紅,苔白脈弦。查尿常規正常。由其女兒陪診。頭昏,情緒不穩,有精神癥狀,熱象明顯,脈弦。從少陽陽明論治,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大柴胡湯加減。
·處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清半夏18克,茯苓30克,大黃6克,生龍牡各30克,生石膏45克,吳茱萸10克,蒼術15克,白芍12克,枳實15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棗10克。顆粒劑,7劑。水沖服,日1劑。
·二診:其女代診,在向醫者深鞠一躬后,訴服上方1劑后開始每日腹瀉膠凍樣大便4~5次,無腹痛無里急后重感,第2、3日大便次數逐漸減少,至藥后5、6日大便變為正常便,日1次。隨著稀便的排出,頭目清爽,緊束感消失,失眠、心煩、面紅目赤、小便灼熱感均緩解,10年痼疾迅速緩解。因多年來其母心煩失眠,女兒不堪其擾,曾有自殺念頭?,F其母病愈,高興異常,也要求醫者治其心煩疾患。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失眠體會
·鉛丹:鉛丹外用有清熱燥濕,斂瘡殺蟲之功,內服更能除熱下氣,鎮心墜痰,可治驚癇癲疾。由于含鉛,易造成鉛中毒,故應慎用??捎么攀?,代赭石代之亦可。
·加減:
①口渴明顯,有陽明熱,可加生石膏清熱;
②“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可合用梔子厚樸湯以清熱行氣除煩;(79、傷寒下后,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
③舌紅或暗紅,質堅老,舌苔黃膩或厚或薄,舌面較干,有黃連藥征,可加黃連3~6克。
·生大黃的應用:該方后附有用法,“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由此處看,大黃為后下。臨床應根據患者大便具體情況應用,如便秘明顯者,即后下。平素經常用瀉下藥者也后下。如大便偏干,可不后下同煎即可。如大便不干者可減少大黃用量且用煎。
·半夏的應用:半夏治療失眠始自《內經》,半夏秫米湯即是。半夏可引陽入陰,交能陰陽以治失眠,但如做為一個治療失眠的通用藥似有不妥,臨證當以失眠有痰濁因素在內者為優。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中,半夏用量12~15克即可,如舌苔厚膩,痰濁之象明顯者,可加大半夏用量至30克。
·方證的把握:
① “胸滿煩驚”應是主要表現。胸滿即胸悶,煩即心煩,驚即驚悸、心驚膽戰,有的甚至不敢獨自一人在家,或周身緊張感。經常做惡夢也就應屬驚的范疇。
②小便不利不僅指小便不暢,更指小便頻數,臨床經常見失眠、焦慮者,夜尿頻繁,睡眠好轉后小便次數也相應減少。
③因本方證形成有痰濁因素,故舌苔應以膩或黃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