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篇》酒助藥力
講完這些飲酒之弊,我們再來看看,酒放在湯液里是如何提高湯液功效的。
張仲景的瓜萎蓮白白酒湯就是用酒的非常出名的方子,把白酒加到洗滌胸膈痰垢的瓜萎、蓬白里去煎煮,這樣可以加強治胸痹的力最,借助酒力可以行血脈。
一般胸痹胸背痛的人,喘息短氣,脈象沉遲,這是一派陰寒、胸陽不展之象。這時正好可以用到溫化陰寒的酒。為什么呢?陶弘景說,大寒擬海,惟酒不冰。明其熱性,獨冠群物,醫(yī)藥家多用酒以行藥勢。
大家看,為何烈酒逢寒不冰呢?原來它有一股溫熱之性,正好用來消除冷積寒氣,溫通血脈。胸痹之人脈沉遲,就是一派胸陽不振、群寒包裹之象。這時如果不是借助辛烈的酒勁去通開血脈,發(fā)散寒氣,就不能把痹痛竭除。所以張仲景在胸中寒痹里用到白酒,真是意味深長。
古人說的白酒,不是我們現(xiàn)在喝的白酒,而是低濃度的米酒、黃酒之類。
酒除了能夠助心通陽,令胸中陽光普照,陰霾自散外,古人還認為酒可以助腎興陽,所以很多壯陽補藥都用來泡酒,可以制成補腎壯陽酒。比如出名的鹿茸酒,用鹿茸配山藥,或人參、枸杞子,治療不孕不育,陽痿早泄,屬于命門虛冷、腰膝酸軟者。
酒還可以幫助祛風濕的藥,充分發(fā)揮解表逐風寒濕的效果,所以風濕藥酒更是中醫(yī)藥酒文化里的一絕。這里跟大家介紹一個簡單的藥酒方。
風寒入腦,導致頭痛久不愈,甚至四肢酸痛,諸藥乏效。這時你可以用桂枝泡一瓶高濃度的酒,一周以后就可以服用。頑固的風寒頭痛,稍稍以溫酒飲之,還可以用點酒涂抹痛處,這樣很快就汗出痛愈。中醫(yī)認為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
所以即使是風濕在表,疼痛難忍,也可以用這發(fā)汗解表的小藥酒方。
桂枝藥酒方雖然小,但卻不容小瞧,為什么呢?桂枝乃陽中之陽,酒辛熱能行藥勢,兩者一搭配,如猛虎添翼,發(fā)汗解表,力量最快。風冷頭痛,一般服用一兩次就好了,甚至平時不小心著涼,也可以飲用,寒濕冷氣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