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條: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太陽中風,風為陽邪,陽性急而動,若侵犯人體,則必先與衛氣相合,摶結為一,兩陽兩搏,榮陰勢不能與其相敵,而有發熱汗出。內經云:陽加于陰則為汗。是以桂枝湯證的病機為榮弱衛強。
而第96條說的是太陽傷寒五六日或者太陽中風,均可導致少陽病的形成。少陽病衛陽不能司于外,榮陰不能守于內,則腠理大泄,邪氣乘虛而入,正氣與之相搏,而結于脅下。正氣與邪氣相爭,而有“往來寒熱,休做有時”。其理與瘧疾相似,而程度不及。
《素問·瘧論》云: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并于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于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又云:夏傷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凄滄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膚之中,秋傷于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于寒而后傷于風,故先寒而后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寒則傷陽,寒邪入里則為水飲,是以“嘿嘿不欲飲食”。
《內經》病機十九條云: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于寒。由此可見,小柴胡湯的病機為榮衛具弱,而桂枝湯為衛強榮弱。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心主血以行營,肺主氣以布衛,心肺居上焦,上焦者,受陽而出氣,以溫分肉,養骨節,通腠理,今榮衛具病,上焦不通也,是所謂邪高;上焦不通,則中焦不化,陽郁于內而不出,不通則痛,是以“臟腑相連,其痛必下”;熱郁于內,與水飲相搏,而“做嘔”。所以傷寒論第97條又云: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由上可知,小柴胡湯的病機為正氣不足,營衛具弱,以至于上焦不通,中焦不化。是以《傷寒論》第230條云: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那么,從病機上分析,小柴胡湯當為扶正氣以益營衛,開通上焦,助化中焦,清透郁熱,行散水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