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周
1 聞診
【聽聲音】
健康人因性別年齡不同,聲音有低濁、高清、尖利、深厚之別,均為常音。常見的病變聲音有∶
1.發聲 音啞、失音,有'金實不鳴'(指實證)和'金破不鳴'(指虛證)之分。據病史和四診來判斷。發聲高亢有力,聲音連續,形壯氣足多屬實證;發聲低微細弱,聲音斷續,語聲輕清,多屬虛證。
2,語言 沉默寡言,多屬虛證、寒證;煩躁多言,多屬實證、熱證。語言騫澀,多屬風痰阻絡或風痰蒙蔽清竅。錯語(語言錯亂)、獨語(自言自語,喃喃不休,見人則止,首尾不續)多為心氣不足,神失所養笑罵狂言,多屬陽熱實證,心神被擾。譫語、鄭聲均發生在神識不清的情況下,前者語無倫次、聲音高亢,后者時斷時續、聲音低弱;前者屬實,后者屬虛。
3.呼吸 呼吸氣粗而快,屬實證,熱證;呼吸氣微而慢,屬虛證、寒證。但有時實證會見息微,虛證會見息粗的假象,須仔細辨認。常用表達呼吸異常的術語還有,如'喘'指呼吸困難、短促急,迫,甚者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哮'類似于喘,而有痰鳴之聲。'上氣'指咳逆不止,呼吸急促。''短氣'指呼吸短促,不足以息。'少氣'又叫*氣微'指呼吸微弱。以上除少氣屬虛證外,其余均有外感內傷、寒熱虛實之分。
4.咳嗽 咳聲悶而不暢,屬肺氣不宣,或外感風寒,或痰濕水飲內停,有虛實夾雜,而以實證居多。干咳、咳跡逆,以肺失清肅多見,津液不足,或感受于燥邪,或日 久傷陰。咳聲低微屬肺虛;久咳不止,夜間咳甚的可見腎水虧;天亮咳甚的多見脾虛濕甚。發于小兒的百日咳,又名'頓咳',特點是咳嗽陣發,連續不止,甚則嘔惡咳血,終止時作'鷺簿叫聲'。白喉,咳聲如犬吠樣。
5。嘔吐 嘔吐是胃氣上逆,細分起來包括;嘔指有聲有物,干嘔則有聲無物,吐指有物無聲。大凡吐勢輕緩,聲音微弱,吐出物清稀,氣味不強烈的、屬虛寒之證;吐勢迅猛,聲音壯厲,吐物粘稠或氣味濃烈的屬實熱之證;'反胃'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6.呃逆 古作'啰',亦屬胃氣.上逆。新病見呢呃逆,其聲有力,多屬邪客于胃;久病見呃,其聲低怯,可能是胃氣將絕,病危。一般而言,呃聲頻頻,高冗有力,多見實熱;呃聲低沉而長,音弱無力,良久一聲,多屬虛寒;呃逆上沖,氣不能上越咽喉的,為脾胃氣衰。常人偶見呃逆,可自愈,則無妨。
7.噯氣 古作'噫',胃中之氣上逆,出于咽喉而發出聲響,亦屬胃氣上逆。飲食之后,偶有暖氣,不是病態。噯氣為病,多見食積和肝氣犯胃。前者宿食不消,胃脘脹滿,噯出酸腐;后者噯聲響亮,頻頻發作,常隨情緒變化而增減。
8. 太息 胸悶、抑郁不暢,引一聲長吁短吸嘆,稍覺舒適。多屬氣機不暢,或因于肝氣郁結,或因于操勞疲乏。
9.噴嚏 病初見者,多為外邪犯肺,肺氣不宣;病久見者,或為氣機來復,為病愈之佳兆。
10.腸鳴 腹中氣機失和,或因于痰飲,或因于客邪,如風、寒、濕之類,或因于脾胃虛弱。其特征詳見有關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