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遇到不可調和的糾紛,不管對于個人還是企業,打官司——尋求司法途徑的解決方案無疑是最為直接有效維護自身權益的途徑,尤其是當我們逐漸摒棄了“吃虧是?!钡睦夏铑^,以“法律”作為武器才是處事正解。
然而,對于官司纏身的人來說,從立案到宣判,曠日持久,諸事繁瑣;對于法官來說,年人均數百案,分身乏術,猶如掙扎泥潭。這也應景了那句“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我們很容易想到的一個對策就是依靠技術。然而,如何科學的使用技術,眾說紛紜,各有千秋。
對此,最高法向社會公開發布了《人民法院第五個五年改革綱要(2019—2023)》。綱要中著重提出,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智慧法院應用體系,不斷破解改革難題、提升司法效能?!?/span>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審判執行、司法行政、審判管理等方面的深入應用,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在司法領域“智能化”應用的模擬、延伸和擴展,努力實現“智審、智執、智服、智管”,為推進法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科技引擎和智能支撐。
“智慧法院”的建設正在緊鑼密鼓。但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由于司法機構的技術壁壘導致應用成本高等。
近日,為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對智慧法院建設的支撐能力,最高人民法院發起了知識型數據服務聯合開發項目,挑選出對法院業務有充分了解的第三方技術團隊,與高院開展聯合開發與試點應用, 研發成果在通過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組織的應用成效評估后,納入全國法院知識型數據服務推廣名錄,再向全國四級法院推廣應用,全面推進智慧法院建設進程。
數之聯憑借過硬的政治素養、優秀的技術基礎、對法律業務場景的深刻理解,并基于科技部司法人工智能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成果,從國內多家法律同行中脫穎而出,與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華宇元典、北京國雙等行業一線公司一同進行該項服務的開發。此次參與聯合開發,標志著數之聯躋身國內一流法律大數據企業之列。
在該項目中,數之聯主要負責研發“面向爭議焦點的類案檢索服務 ”、“面向法律適用的類案檢索服務 ”兩個服務點。
面向爭議焦點的類案檢索服務:提取相同案由不同裁判文書中的爭議焦點要素,形成案件爭議焦點相似的案件信息庫,為法官提供更多維度的檢索服務。
面向爭議焦點的類案檢索服務技術路線示意圖
面向法律適用的類案檢索服務:通過對裁判文書中的法律適用進行分析,將法律適用相同或大同的案件信息歸納成庫,為法官提供更多維度的檢索服務。
面向法律適用的類案檢索服務技術路線示意圖
目前,大多數關于類案檢索的工具實現了關鍵詞檢索,以及裁判文書結構化基礎上的關鍵詞檢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法官的辦案需求。但審判實務紛繁復雜,傳統的關鍵詞檢索方式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弊端,即無法通過語句的字面本身看透現象本質,準確捕捉真正意圖。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為例,法院想檢索當事人甲-醉酒駕駛、當事人乙-超速行駛的類似案例,但關鍵詞檢索出來的結果可能是當事人甲-醉酒駕駛且超速行駛。
所以,針對該項目的攻克,數之聯依托法學研究人員、司法實務人員的法學知識和司法經驗,對現行法律規定、審判實踐經驗進行整理,梳理有關爭議焦點、法律適用的法律知識,建立司法知識圖譜。在技術上數之聯采用基于正則表達式的深度學習方法,首先實現裁判文書的結構化解析,再對案件信息抽取,將大規模裁判文書與知識庫中的大量結構化數據信息對齊,用以訓練爭議焦點合并的無監督模型,最后基于法學知識積累和裁判文書法律適用,建立類案裁判標準數據庫,建立類案及關聯案件強制檢索機制。
“子未察吾言之類,未明其故者也。” 類案檢索作為司法審判中重要一環,可以幫助法官從大量案件數據中找出一定時期內案件性質相同、情節相似的案件,輔助法官辦案斷案,對發揮著促成相同或相似案件得到相同或相似的裁判結果的作用。極大程度避免了“同案不同判”現象的發生,維護司法公信力及權威性。
擁有17年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經驗的數之聯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上擁有著長期實踐,加上行業內領先的數據治理能力和法學知識圖譜構建方式,讓數之聯能夠逐漸成為智慧法院發展建設中的助力者。
數之聯智慧法院解決方案致力于建立以法學知識驅動的智慧法院核心業務架構,通過匯聚、分析各類司法審判數據資源,解決我國法院司法改革進程中面臨的“案多人少、同案不同判、庭審行為不規范”等核心業務痛點, 實現數據驅動的法院業務創新,以破解法院信息化升級難題、提升司法效能,為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也是數之聯在司法人工智能領域不斷前行的強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