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疊彩工程學員 提交日期:2011-12-15 22:18:00 | 分類:好書慢慢讀 | 訪問量:72
最近,我讀了《修優美師德 做陽光教師》這本書。通過讀這本書,我深
深地體會到我們做教師不僅僅要成為一名愛心滿溢的教師,還要成為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教師是充滿愛心的職業,教師要做一名愛的天使,這是對每一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夏丐尊先生說:“教育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卻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然而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他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要成為一名愛心教師,還要成為一名智慧的教師。教育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科學,教育需要科學的發展觀指導我們的教育實踐,容不得馬虎。對孩子,言傳身教,愛而不盲目,嚴而不苛,民主平等,文明和諧,共同進步。做現代智慧型教師,建立終身教育觀是我們教師成長的任務和方向,也是時代的強烈要求。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努力做智慧型的教師。
智慧型教師,要有較高的“智商”。
所謂“智商”,就是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智商反映了一個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等等,是人們運用分析、運算、邏輯等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智商”高的智慧型教師善于選擇。社會的加速發展,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呈現出多復、多元、多彩、多險的飄忽迷離狀態,平衡而單一的局面被打破,不確定性和可選擇性同時增強。因而每個人或社會在求發展的同時,必須學會作選擇。智慧型教師會選擇,在教育教學中會選擇教育的內容,選擇教育的時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智商”高的智慧型教師善于創新。新課改教育的核心是創新,以其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根據實際情況,敢于刪舊增新,或“肢解”教材的內容,讓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知思想進入課堂。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并能從過分強調知識灌輸的注入式教學轉到啟發學生思維的軌道上來。智慧型教師,善于啟發學生的創造活動,鼓勵和喜歡學生求異、創新。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知識應用的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科學思維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能力。
智慧型教師,要有較高的“情商”。
所謂“情商”,就是認識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情商包括5個基本內容:1.認識自己的情緒,主要是自知、自信。2.管理自己的情緒,主要是自我調節、自我控制。3.自我激勵,主要是設定目標,保持激情。4.同理心,就是認識感知他人的情緒,了解別人的感受,與人融洽相處。5.人際關系管理,就是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與技巧。
“情商”,涵蓋了人的自制力、熱情、毅力、自我驅動力等,可以幫助人們開發潛能,是現代教師必備的素質。情商高的智慧型教師,有積極健康的心態。作為一名智慧型教師,一定要善于調整不良心態,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的榮譽和挫折,使自己時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知足者常樂”“心靜自然涼”,不必自責和苛求,想開一點,看透一點。在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要直面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有一種“亂云飛度亦從容”的心態。聰明而有智慧的人,在工作中體驗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享受職業創造的快樂,教,并快樂著;學,并快樂著。
作為一名智慧型教師,要帶著幸福快樂的感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情感是人一切行動的動力,積極向上的情感、活潑開朗的個性有助于學生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大膽實踐的精神,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果。
智慧型教師,要有較高的 “習商”。
所謂“習商”,就是教育教學操作的實踐能力。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應用,是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習得”出來。教學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靈活運用,是在實踐中悟出來的。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學得教育理論,但學不到教學技能。教學技能的形成是練出來的,是悟出來的。在教學中,“學得”和“習得”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教育智慧說到底是一個實踐問題。一個合格的教師,既要體現知識的力量,又要體現愛的力量,體現智慧的力量。愛迪生給兩名助手一人一只燈泡,要求他們各自想法求出這燈泡的體積。其中一位很快得出了結果:他找來一只燒杯注滿水,把燈泡沒入水,然后拿出燈泡,根據燒杯中空出的部分,很快就計算出了燈泡的體積。另一位對燈泡用尺子測量,用公式計算,忙了半天也沒有忙出個結果來。第二位助手并不缺少知識,但他卻缺少智慧。他迷信于課本上那些知識,卻不知道靈活地運用。而第一位助手可貴的是,能變善化,把書上的知識與生活的經驗巧妙嫁接,有機融合,把棘手的難題轉變為簡單的操作,使問題迎刃而解。智慧型人才和知識型人才的區別也許就在這里。
智慧型教師,要有較高的“德商”。
所謂“德商”,就是一個人的道德和品格修養。古人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就是告訴我們,要以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只有有道德的教師,才能得到人生的樂趣、生命的精彩。“小勝在智,大勝在德”。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F實中的大量事實說明,很多人的失敗不是做事的失敗、能力的失敗,而是做人的失敗、道德的失敗。一切工作、事業上的成就,歸根到底都源于做人的成就。教師的人生發展的規律是高尚的道德——形成高尚的品格——形成高尚的事業——形成高尚的命運;否則,沒有高尚的道德——便沒有高尚的品格——便沒有高尚的事業——便沒有高尚的命運。所以,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學萬學,要學會做人”。
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較高的師德修養,應該從自身做起,“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用生命影響生命,用人格塑造人格。將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范,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健康成長。做一名智慧型教師,不但要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要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于拼搏的英氣,甘愿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
作為教師,我們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缺點,及時給予肯定與糾正。適時“幽默地點撥”、“策略地提醒”,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里學會做人的道理。對學生寬容,既是一種有感召力的教育手段,也是教師敞開胸懷接納學生的一種方式。同時還是教師人格形象的一次自我完善。對學生的寬容,往往是學生“理虧”在先,而教師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是“得理容人”。分寸掌握得好,可以取得與鼓勵、表揚異曲同工的效果,能夠換取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愛戴,促進學生的發展進步。
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意想不到的偶發事件,工作中出現一些失誤也是不可避免的。當意識到失誤后,敢于正視自己的錯誤,想盡辦法彌補工作失誤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勇于當面向學生承認錯誤,正是教師崇高師德的具體體現,這不僅不會降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反而更能讓學生看到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放下架子”,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聲音,正是用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任務是用自己的榜樣來誘導學生,教師的世界觀、道德品質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良好的品格是一顆種子,它一旦撒在學生的心里,就會綻開燦爛的花朵,對學生的一生都可能產生深刻的影響。”的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深深地銘刻在學生心中,可以給學生帶來永留心中的溫馨,也可以給學生帶來深藏心底的傷痕。
作為21世紀的教師們,只有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到教育教學中,正確把握教育規律,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教師心中一顆閃亮的星,引起老師的關注,那么每個學生都會有所進步、有所成就。我希望所有的老師們都不要嫌棄那些最臟、最笨、最淘、最壞的孩子,讓我們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化他們、用真知去教導他們、使他們每一個都成為閃亮的星。
總之,智慧型的教師,他們總是向往著明天,同時又立足于今天,不斷創造和追尋著新的明天,也不斷創造和描繪著新的自我。在具有教育智慧的智慧型教師心里,教育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新的,自己的每一天也都應該是新的。智慧型教師正是在這種不斷的自我創新、自我創造中,日益續寫著教育的新的業績、新的輝煌,也日益地實現著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步入自己的“星光大道”。讓我們一起共勉,與時俱進,做一名智慧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