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6 15:36:00 |
3 推薦 第一、教育家辦學應該是遵循教育規律的辦學。教育是有著自己獨特規律的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教育家必須對此有著正確、深刻的理解:教育是為每一個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基的事業。教育家必須追求當時先進的教育理念,并把這個理念變為教師團隊的信念,進而轉化為行動。比如人大附中劉彭芝校長創造的人大附中奇跡就屬此類。 第二、教育家辦學是追求自己人生價值的辦學。教育家有著自己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論,為了實現這個理論,自己親自上課,參加教研活動,他們是教師的“教師”。他們傳播自己的學術思想,進行著一種具有德性的實踐。比如陶行知先生創辦曉莊師范就屬此類。 第三、教育家辦學應該是充滿感情的辦學。教育家必然對自己的教師和學生充滿深厚情誼,這是辦學的核心,沒有這種“大愛”,就失去了辦學的動力和意義。一所好的學校必然是一所關系和諧的學校:干群、同事、師生、生生關系協調。教育家必須擅長溝通,才能將理解和信任傳達給每一個人。比如北京市實驗二小李烈校長就屬此類。 第四、教育家辦學應該是實踐“自己理想”的辦學。教育家要有自己的夢想,但更重要的是有組織實施和運籌的能力。用什么人,如何行動,怎樣做更好等等。教育家要有行動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比如洋思中學的蔡明森校長。 第五、教育家辦學應該選擇好自己的助手。教育家可能是一個好的“技術專家”,但可能不是一個好的“管理專家”,也不是一個好的“理財專家”,因此,教育家必須選擇好自己的助手,形成一個結構合理的管理團隊,才能發揮出最佳效能。 第六、不是每個校長都能成為教育家,教育家不一定能辦好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