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少吃多運動,這背后的科學依據是熱量理論,熱量理論認為,脂肪的主要作用是儲存熱量,脂肪過多是因為熱量攝入大于熱量消耗。所以我們要少吃多運動,來減少熱量攝入、增加熱量消耗,當熱量消耗超過熱量攝入,脂肪就會減少。
但熱量理論的減肥效果并不明顯,本書作者馮子新結合最新的研究和實驗,分析了熱量理論的問題所在,介紹了胰島素對肥胖的影響,并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減肥建議。
熱量理論認為基礎代謝是穩定不變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少吃多運動,去減少熱量攝入,增加熱量消耗。但基礎代謝并非穩定不變,熱量攝入和熱量消耗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熱量攝入和熱量消耗會相互平衡,人體無法長期維持低攝入高消耗,所以不論是少吃還是多運動,減肥的效果都很有限。
綜合相關的研究,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理論:體重存在一個設定點,如果體重發生變化,身體會把體重恢復到設定點。當體重低于設定點時,熱量消耗會降低,食欲會更旺盛,于是體重會增加。當體重高于設定點時,熱量消耗會增加,食欲會降低,于是體重會減輕。所以肥胖的根本原因,是體重設定點過高。
目前科學家認為,體重設定點的主要調節器是胰島素。胰島素水平升高,體重設定點就會變高,從而引發肥胖。
提升胰島素水平的因素:
1、飲食
精制碳水化合物(人工糖和白面粉)會顯著提升胰島素水平,更容易引發肥胖。
2、胰島素抵抗
當胰島素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細胞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就會下降,出現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會提升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抵抗的流行,和兩個原因有關:
①進食次數的增加
②人工糖的普及
第三,如何有效減肥?
1、減少人工糖攝入
2、減少白面粉攝入
3、適度攝入蛋白質
4、增加膳食脂肪攝入
5、間歇性禁食:每周兩到三次的24小時或36小時禁食。
我本人特別推崇通過體力勞動,或者需要非常專注的手工勞動來化解心理壓力,建立和諧關系,帶來正面反饋。我相信,戶外運動量、體力勞動偏少是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誘因,不論年輕人還是成年人都是如此。只要保持必要的較強的體力活動量,抑郁,壓力,肥胖等各種疾病都會不藥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