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書的大歷史》:一本關于書的書,揭秘書籍制作背后的人類的聰明才智

《書的大歷史》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學者基思·休斯敦。本書由四個部分組成,從多個側面介紹了書籍的發展史,分別是:紙張、文字、插圖和裝訂。

首先,關于紙張。書寫媒介誕生在古埃及。埃及的莎草紙大約是在公元前4000年被發明出來的。正是有了類似莎草紙這樣輕便、柔韌又耐用的書寫材料,才會出現記載文字的卷軸,后來才誕生了書籍。不過,因為纖維不平整,在莎草紙上寫字其實并不順暢。

莎草紙的競爭對手誕生于埃及鄰國希臘。據記載,羊皮紙由帕加馬的國王歐邁尼斯二世發明。不過羊皮紙的發明其實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時代。相比莎草紙,羊皮紙既不透明,表面也沒有凸起的纖維,是一種更完美的書寫材料。另外,羊皮紙還更加結實耐用,且易于裝訂。這些優點使得羊皮紙迅速取代了莎草紙,廣泛流行于中世紀的歐洲。

不過羊皮紙的缺點在于復雜的工藝和高昂的價格。取代羊皮紙的是公元1世紀前后由中國人發明的紙張。公元105年的東漢時期,發明家蔡倫首次展示了由其創制的用植物纖維制成的紙張。考古資料表明,古代中國人發明紙張的時間其實更早,因此蔡倫只是造紙工藝的改良者。


公元751年的怛羅斯之戰,促成了造紙技術向西傳播到了歐洲。歐洲人通過技術迭代對傳統的造紙工藝進行改良,使得紙張的制作成本進一步降低,產生了很大的價格優勢,最終取代了羊皮紙。1830年,法國發明家羅伯特造出了長網造紙機。1844年,德國發明家凱勒和弗爾特使用便宜的木漿代替亞麻布,造出了最早的木漿紙。如今造紙廠一般都修建在河流附近,以便于將水抽到巨大的長網造紙機的紙漿槽里。

其次,關于文字的演化。蘇美爾人和古代埃及人分別創造了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此后,字母的發展變化如火如荼,書寫的技術卻沒有什么大的創新——用墨水書寫在羊皮紙上。在幾百年里,圖書一直是以這種方式書寫出來的。直到印刷機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1450年,“印刷之父”的約翰內斯·谷登堡在德國印刷出了《文法藝術》,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本印刷出來的書。不過谷登堡實際上并不是印刷術的發明人,中國的畢昇領先了他四百多年。然而古代中國對墨水性能的追求阻礙了印刷技術的改良。而且中國宣紙太脆弱了,難以承受印刷時所需的壓力。再加上龐大的漢字字庫,使得人們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來雕刻活字。這些因素都阻礙了活字印刷術的發展。


谷登堡通過改良墨水、紙張、活字,和印刷工具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算得上是印刷術的助產士。在谷登堡之后,很快歐洲的每個國家都有了印刷廠,書籍的制作模式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

技術革新使得印刷機技術不斷發展,印刷的效率不斷提高,這直接催生了排字機。最早的排字機是19世紀70年代初由美國人佩奇發明的。1886年,德國發明家默根塔勒發明了萊諾鑄排機,能夠在完成印刷后將活字拆版熔化,并在下一次排版時重新鑄造。1887年,美國人蘭斯頓發明的莫諾鑄排機進一步改進了印刷技術,實現了自動排版。如今個人電腦取代了萊諾鑄排機和莫諾鑄排機,印刷之前已經不需要觸及任何實體世界了。書籍的制作成為一個完全數字化的過程。

第三,關于書中插圖的演化。最早的插圖出現于古埃及的《亡靈書》中,這也是后來泥金裝飾手抄本的起源。泥金裝飾手抄本誕生于歐洲的修道院。修士們用羊皮紙、羽毛筆、墨水和黃金制作并裝飾手抄本。隨著社會的進步,書籍開始走出修道院進入更廣闊的外部世界,書籍于是繼續進化以適應這種變化。


雕版印刷術終結了泥金裝飾手抄本。在公元654年的唐代,中國已經開始使用拓印技術復制碑刻。但是拓印技術不適用于大規模生產。取代它的是雕版印刷術。第一份年代可考的使用雕版印刷技術的文獻來自于公元770年的日本。在敦煌發現的《金剛經》,制作于公元868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印刷書,也是第一本帶有圖片的書。

雕版印刷最晚在1423年已經傳到了歐洲。不過雕版作為一種凸版印刷方式,其缺點在其普及后不久就顯現出來了。木制的印版在長期使用后會磨損。雕版印刷的清晰度也不足,無法完全再現所需要的完美細節。取代它的是采用了凹版印刷方式的銅版印刷和更為先進的平板印刷。平板印刷完全不存在磨損的問題,其印版是可以無限次使用的。

1839年發明的照相術,再一次對書籍插圖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到了20世紀初,人們又發明了膠版印刷。平板印刷最終得到了全方位的改進,一直沿用至今。

最后,關于書籍裝訂方式的變遷。書籍的祖先——卷軸也是古埃及人發明的。存放卷軸非常占地方。卷軸翻閱起來也極為不便。由于這些缺點,它后來就被分頁書取代了。能夠確認的最早的分頁書是一頁名為《耶穌圣言集》的莎草紙殘片,可能寫于公元200年前后。而在埃及發現的《拿戈瑪第經集》,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裝訂完整且有封面的分頁書。此后書籍的裝訂逐漸采用了書帖的形式,并且借助傳統的“科普特縫線法”,使得最終成書可以完全平攤打開。不過現在大多數書籍采用的都是膠訂方式。

六千多年來,人類不斷重復著書寫、印刷和裝訂的過程,不斷地打破傳統、創新技術,才最終成就了書籍這一復雜精致、魅力超群、卻又平易近人的產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書籍演變史
一億天價,宋版書是多少人的白月光?
印刷史上的“活化石”——雕版印刷術
老祖宗的一項發明,影響了整個世界,被很多人低估
法老的寶藏:莎草紙與西方文明的興起
蔡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上饶县| 满城县| 布拖县| 富平县| 江山市| 页游| 郁南县| 陆川县| 建阳市| 辰溪县| 铁力市| 余江县| 元江| 鄢陵县| 繁峙县| 平南县| 佛学| 南通市| 灵山县| 金沙县| 平谷区| 仪陇县| 昌乐县| 麻城市| 瑞昌市| 海原县| 彭泽县| 东乡县| 万州区| 山丹县| 宽城| 宁河县| 海城市| 淮滨县| 理塘县| 芒康县| 喀喇| 山丹县| 息烽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