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根60克、桔梗15~30克、魚腥草30克、冬瓜仁30克
本病初期治以清熱解毒為主,重用蘆根、魚腥草,酌加金銀花或蒲公英。排膿期治以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為主,重用桔梗、冬瓜仁,酌加黃芪或全瓜蔞。恢復期治以補氣養血、扶正固本為主,原方中劑量減半,酌加黨參或黃芪。
患者范xx,女、18歲。月余前因受凍出現發冷、發熱,伴有咳嗽、吐痰,繼而胸痛悶氣,咳嗽加劇,痰量增多,腥臭帶血。在當地診斷為肺膿瘍。經用青霉素、鏈霉素及對癥治療,病情無好轉,并日漸加重,全身消瘦無力,不能下床活動,于1975年9月29日轉入本院。
入院檢查: 體溫38. 5℃,脈搏112次/分,呼 吸28次/分,血壓115/68毫米汞柱,神志清楚,急性重病容,全身消瘦,皮膚干燥,彈性較差,頸軟,氣管居中,胸廓對稱,右肺可聞及明顯的濕羅音,左肺呼吸音稍粗糙; 心率112次/分,節律整齊,心尖部可聞到Ⅱ級收縮期雜音,肝脾觸診不滿意; 腹部及四肢無異常發現,舌苔黃膩,脈浮數。周圍血象: 血紅蛋白9. 8克%,紅細胞310萬/立方毫米,白細胞13, 800/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72%, 淋巴細胞24%, 單核細胞4%; 痰培養現綠色鏈球菌生長,藥敏試驗對青霉素、鏈霉素、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氯霉素均不敏感,對慶大霉素輕度敏感。X線檢查: 右上、中肺野內有一個約13x9厘米巨大空腔,內有一個9厘米長液平面,左肺正常,診斷為右側巨大肺膿瘍。
治療經過: 入院后即停用抗菌素; 中藥處方: 蘆根60克、桔梗15克、魚腥草30克、冬瓜仁30克、黃芪30克、全瓜蔞30克,一日二劑,水煎服。配合體位引流。服藥四劑后,膿痰顯著增多,日達400毫升左右,再服三劑,自覺癥狀明顯減輕,體溫逐漸下降。 上方日一劑繼續服藥二周,臨床癥狀基本消失,X線復查: 右肺膿瘍基本吸收,按恢復期治療帶一周藥物出院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因外感風熱之毒,熏蒸于肺,肺受熱灼,氣失清肅,熱壅血瘀,腐敗化膿而成癰,故本組確立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的治療法則。基本方中選用蘆根、魚腥草清熱解毒; 用桔梗宜肺氣之力以祛痰排膿; 配冬瓜仁清熱利濕以消內癰。臨床觀察,四藥配伍對于肺部感染,尤其肺化膿癥療效較好,劑量雖大,未發現不良反應。 初期及早投藥是治療本病的關鍵,排膿期又是臨床上較多見的一個證型,抓好排膿期的治療也是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