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思想品德試卷分析
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及閱卷結束了,我們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試卷,認真進行了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一、試題分析
本試題由選擇題(占45分)、非選擇題(占55分)兩部分構成,滿分為100分,其中期中考試前內容占51%,期中考試后占49%,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和學生現用教材為命題依據。
本試題緊扣課標要求,能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和知識三維目標出發,貼近實際,聯系學生生活、情感與心理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
本試題容易題約占50%,中檔題占40%,稍難題占10%;涉及七年級上冊教材,且重點突出,考查面廣。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別是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適當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設問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節設問,對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較淺的層面上。
二、試卷分析
本次參考人:113 最高分:97最低分:18 優秀率:57.52% 及格率:91.15%
該試卷分四大題。其中第一題為單項選擇題共有15題;第二題為簡答題共有2題;第三題為一道分析說明題;第四題為一道實踐探究題。
1.選擇題。我校學生滿分較多,有35人; 42分共計29人;39分共計21人;36分一下28人。做得最差的為第4、9、11題。經分析認為:這些題系學生沒有理解題目和備選答案之意思,有極大的迷惑性;因此學生無法較好的完成。
2.問答題。該大題有2個題目,其中完全作對的學生共25人。特別是17題,80%以上的學生正確;部分學生出現錯誤,主要是將“如何正確認識自己”與“認識自我的途徑”相混淆。16題得分相對較低,糾其原因,乃其不具體,針對性不強也。
3.分析說明題。這一題學生回答情況相對較好,主要是由于平時強調的較多而已。但也有部分學生將“情趣的影響”寫成了“情緒影響”,而造成了失分。
4.實踐探究題。這一題學生失分較多。只要失在第(2)小題,大部分學生寫出的格言與題目要求不相符;第(3)小題未能按要求針對性的寫出計劃。還有的學生僅僅一味的抄課本。
三、存在的問題。
1、概念把握不準確
如分析說明題還有不少同學做錯,就是因為沒能準確掌握“情趣”與“情緒”的概念,不熟悉它們的影響,結果答非所問。
2、相關學科知識掌握不牢
思想品德學科與語文學科聯系緊密,如單項選擇9、11小題,有一定的語文功底就不會選錯了。
3、思維能力、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能力、概括歸納能力差
思想品德學科教學要教會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要教會學生擅于從材料中獲取提煉有效信息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學生概括歸納能力差,在答題時就會出現零亂、啰嗦或不完整。如第16題學生失分較多,失就失在不能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東西,對材料分析不透。這就是平時思維能力訓練太少、分析綜合能力欠缺影響所致。
4、審題能力不強
審題在考試答題中比較關鍵,從某種程度上說,題審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審題出錯,就會導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領,胡亂作答。如第17、19題,有學生審題不仔細,很多學生沒能按照提示從熟悉環境、交友、集體生活等方面分析并寫出計劃。
四、改進的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深入鉆研課標、教材
2、強化基礎知識教學
(1)突出主干知識、重點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要緊緊依據大綱,以教材為載體,對在重點的內容,我們要重點突出,講清來籠去脈,濃墨重彩,豐富內容,補充材料,采用多種方法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人翁責任感。不要局限于記住幾個零散知識點,如果意義不明,完全機器記憶,很快就會遺忘,形成記憶殘缺,知識學習不深入,容易造成學生急功近利,學習不踏實,心態浮躁。教學中我們一定要一環緊扣一環,吃不得夾生飯。
(2)注重知識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根據思想品德課綜合性的特點,學科教學要從學生適應社會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實際出發,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立體的學科知識網絡,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科能力。
3、加強學法指導,對學生進行技巧性訓練
一是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訓練,教會學生審清時間空間,審準關鍵詞的意思,審準答題方向,選擇題怎么做,材料題怎么做,問答題怎么做,從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計劃地用相關試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明確回答相關問題的要領,從而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試能力。二是加強養成教育,平時教學中不要放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督促學生養成認真閱讀、認真答題、認真寫字的好習慣。
4.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真正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養成勤思考多動手,關注自己成長中的一些問題的良好習慣,要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5、對學生加強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正確運用學科術語,全面、完整答題的能力。要加強政治語言規范性表述的教學,要求在答題中表述準確,沒有歧義;表述完整,沒有信息丟失;表述符合邏輯,沒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6、上好活動課。組織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社會調查,鼓勵他們不僅要讀書,還要更多地體驗社會、人生,從而增長知識,增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