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日本舉國發動的甲午戰爭,清廷從頭糊涂到尾

甲午戰爭是近代中國的傷疤之一。甲午戰爭撕掉了晚清“洋務運動”所帶來的“同治中興”虛偽的面紗,向世人宣告了清廷的腐朽已經無藥可救。

就在人們糾結于戰場上清軍連戰連敗的丑態時,另一個陰影同樣在清廷身上若隱若現——幾乎所有的戰場都在傳遞同樣信息:我們沒有彈藥,我們沒有食物,我們沒有藥品,我們沒有……無數的“沒有”,是清朝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重要因素。

到底發生了什么,導致清朝在一個個的“沒有”中轟然落敗呢?

在此必須澄清一個事實,所謂的“大清帝國”,說到底還是一個落后的前現代農業國。作為對手的“小日本”,則在明治維新的變革下迅速向工業國靠攏。

僅僅在這場戰爭的財政投入上,中日差距可以說相當巨大。

明治天皇。來源/紀錄片《甲午》截圖

跟許多人印象相反,當時的清朝在世界范圍內,還是作為一個“列強”被世人尊敬。鴉片戰爭后,我們以為清廷在不停地挨打、簽訂大量不平等條約。事實上,在1861年辛酉政變后開始的洋務運動中,清廷一度“回光返照”,在幾位中興重臣的共同努力下,鎮壓了農民起義、收復新疆,甚至還在中法戰爭中打得可圈可點。

這些“勝利”讓清廷一度在歐洲列強眼中增光不少,但與此同時,清朝的災難性衰退也開始顯現出來,那就是財政急劇惡化。

根據《光緒會計表》記錄,清朝在光緒十九年(1893)時,歲入已經達到8000多萬兩白銀。看上去似乎還不錯,應該可以讓這個古老帝國又煥發第二春。但跟隔壁日本比起來,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作為比清小得多的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國力迅速發展,尤其是采用了近代化的政府管理體制和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后,日本的發展根本不是清朝這種衰老的農業國所比得了的。

日本橫須賀建造了第一艘軍艦清輝號。來源/紀錄片《甲午》截圖

以財政為例,1893年這一年,日本政府的預算收入為8804萬日元,實際決算為11377萬日元,以當時白銀和日元的比價1:1.5計算,相當于7585萬兩白銀。也就是說,戰前清日在財政總收入的情況是差不多的1。財政總量上相差不大,可清朝一千多萬平方公里與日本列島比大了多少?人口又多了多少?兩國人均,何止幾倍的差距。

因此,財政總量差不多,但方方面面的實際差距是巨大的。比如,日本在國內的工業化投資是中國的十一倍,是遠遠高于中國。舉兩個例子,首先是在戰前,清廷所修的鐵路不過300多公里,同時期日本的鐵路已達3200公里以上,比中國多了十倍,這直接造成了清朝和日本在資源利用效率上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另一個例子是,在戰前,日本舉國大力發展工業,如紡織業,日本的紗錠數53萬錠,中國是6.5萬錠,差距在8倍以上。

明治維新時鹽倉使團看到西方工業化成就的感想。來源/紀錄片《甲午》截圖

如此種種的差距,讓日本在各種方面上對清朝基本“吊打”,更重要的是,日本很早就開始對自己的財政系統進行近代化改革,日本對資金的利用效率遠遠超過清朝。比如,在戰前的1875年至1894年的19年間,清朝的軍費總支出約4600萬兩白銀,國家軍用工業企業總投資大約為4281.6萬兩。

看上去似乎不少,但算下來,如果去除中法戰爭、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支出,實際上清廷在軍隊上的投資相當有限。當時,清廷的財政收入,主要靠海關、厘金、田賦、鹽稅等,毫無預算和概念,更無現代金融理念。靠這種封建式的湊款,清廷的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也就3%左右。同時期的日本靠著近代化的財政管理制度和金融體系,已經可以讓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達30%左右,是清的十倍。

跟這些比起來,最最重要的是,日本為了同中國開戰,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日本深知自己的實際情況,很擔心戰爭久拖不決而影響財政,所以在開戰前,日本特意為籌集軍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從一開始,日本就意識到,戰爭是個吞金巨獸,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日本必須籌措出足夠的軍費。

首先是國庫撥款。一開始日本估算需要1.5億日元的軍費,但日本全年財政收入才8500-9000萬日元之間。為了填坑,日本除了財政撥款2600萬日元,還發行戰爭公債。戰爭公債又給日本湊了3000萬日元,但這個加上還是不太夠,日本繼續發行公債。最后,日本通過幾次發行的公債,總共湊了1.16億日元的軍費。再加上日本國會的撥款和其他借貸得來的資金,最后日本的戰爭預算高達2.5億日元2。

西鄉從道發行公債,開啟軍備擴充計劃。來源/紀錄片《甲午》截圖

與做了準備充分、以舉國之力拼死一搏的日本相比,清廷則非常乏力。從一開始,清廷對日本入侵的態度就恍惚不定,以至于有人感慨,這簡直就是李鴻章一脈人馬在跟日本全國作戰。為了和日本交戰,清廷的軍事投入遠遠不足,總體軍費投入只有2000多萬兩白銀。

深感資金不足的清廷在關鍵時刻舉了些外債,最后七拼八湊勉強搞來了4465萬兩銀子,鋪在戰場上遠遠不夠軍隊消耗,以至于出現北洋水師臨戰前卻因經費不足、定鎮二艦的榴彈只有3枚的窘境。陸軍也一樣,按照日軍記載,清軍往往交戰不到半晌就會因彈藥用盡而撤退。更重要的是,清軍士兵普遍營養不良,無論是機動作戰還是肉搏戰,根本無法跟日軍士兵相比。這種情況下,清軍的失敗已是必然。

李鴻章。來源/紀錄片《甲午》截圖

除了戰場上的投入,日本在戰場之外的投入也是清廷不能比的。

以宣傳為例,為了給自己樹立“正義性”,日本特意在國外設立辦事處,專門出錢收買當時的主流輿論為日本說話。日本秘密聘請美國《紐約論壇報》的記者豪斯作為日本輿論宣傳的總指揮,專門負責對華輿論戰。同時,日本還請各路洋專家,制定宣傳策略,不停把中國人丑化成“野蠻人”,把日本人包裝成“文明人”,通過各路媒體發聲,把謊言包裝成“真相”。比如《紐約新聞報》就曾發表評論說:“中國的戰敗將意味著數百萬人從愚蒙、專制和獨裁中得到解放。”除了《紐約新聞報》,日本還積極收買英國媒體為自己發聲,比如收買英國中央通訊社,讓他們發對日本有利的消息,日本一次就付給2000日元給他們。另外,如果路透社發表一條對日本有利的新聞,一次能獲得日本600英鎊的報酬。須知,當時英國一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是30英鎊。可見,日本對宣傳上是真下血本。

與日本相比,清廷就“傻”太多了。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清朝方面從未在任何一家外國報紙上發表過對自己有利的報道,仿佛這場戰爭是別人打的一樣,甚至外國人問起中國人對戰爭的看法,連外事官員都一臉迷惘。滿朝文武對戰爭的認知,令人哭笑不得,戰爭結束后,還發生了南洋水師還派人去日本索要被日軍俘獲的軍艦的事,理由是“這是南洋水師的船,你們打敗了北洋水師跟我們沒關系。”

伊藤博文。來源/紀錄片《甲午》截圖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是改變清朝,乃至中華民族命運的一戰。但是,從官僚到底層,始終是稀里糊涂地打,稀里糊涂地敗。

北洋水師代表人物。來源/紀錄片《甲午》截圖

最后講一個悲傷的故事。大東溝海戰后,與日本聯合艦隊鏖戰撤退的北洋水師的艦船返回港口,李鴻章嚴令大小船只必須盡快修好。但旅順船廠工人要求付加班費,總共加一塊也就幾百兩銀子,但負責官員一聽,統統開除!結果是,北洋水師剩下艦隊的修復時間被大大延長了,最后錯失了再次出擊的機會。

事后,當地負責人寫了長長的折子上去,大意是他們努力工作,保住朝廷臉面,給朝廷省了幾百兩銀子,要求嘉獎。后來,旅順陷落,日軍屠城殺掉的一萬多人中,有8000人是旅順船廠工人。更可氣的是,當初負責的官員早就跑北京報功去了。如此上下一心的糊涂和誤事,叫人看著百感交集。

與此同時,日本工人連面條都來不及吃,加班加點把被擊傷的船只修好再次投入戰斗,最后在威海衛之戰中全殲北洋水師。

只此一個細節,甲午戰爭,焉能不敗?

甲午的硝煙已經消散一百多年,留給中國人的傷疤仍隱隱作痛。戰前戰后中日雙方的表現,讓當時的中國人徹底意識到,什么洋務運動,什么洋為中用,統統都是無力回天的伎倆。自此以后,有思想的中國人開始覺醒,而晚清自以為是的統治,也終于要走到盡頭了。

(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眾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郝一生:大清帝國末路時到底有多窮?
甲午戰爭: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的試金石,制度競爭決定成敗
【史海鉤沉】 百年隱痛:你可能不知道的七個事實
甲午戰爭南洋水師見死不救?甲午戰爭李鴻章赴日求和
展示一下日本當年破譯的清軍最高機密電報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光緒帝對此應該負責任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申扎县| 内黄县| 怀来县| 公主岭市| 犍为县| 富平县| 双牌县| 贵溪市| 银川市| 历史| 定日县| 靖西县| 舒城县| 望江县| 美姑县| 大连市| 平武县| 洮南市| 宜章县| 伊金霍洛旗| 台前县| 南康市| 芜湖县| 商都县| 冀州市| 策勒县| 水富县| 怀安县| 沂源县| 苗栗市| 邵武市| 富锦市| 临武县| 兰坪| 芜湖县| 平舆县| 海淀区| 安溪县| 汉阴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