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傳家業,先樹家風
家風來自家訓家規,雖然很多家庭沒有明文規定了家訓家規,但是參考了周圍的生活,每個家庭都還是有一定的規矩不能去碰的,就像底線一樣,由此形成各有各的家風。
什么是家訓家規家風?
家訓
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
也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準,違背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
家規
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后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
家風
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
三者之間的關系:
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
即構成了家風。
欲傳家業,必先樹立家風。要不,崽賣爺田心不疼。家風不好,家業多反而害子孫不思進取。
林則徐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話說得何其透辟又何其超脫。子孫如果像我一樣卓異,那么,我就沒必要留錢給他,賢能卻擁有過多錢財,會消磨他的斗志;子孫如果是平庸之輩,那么,我也沒必要留錢給他,愚鈍卻擁有過多錢財,會增加他的過失。
可今天,能真正讀懂并踐行林則徐這段話的,又有多少人呢?
好的家風是教育好孩子,教育好孩子,就是給他最好的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