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活在自己認為的世界中,
這個認為分為兩種:
一種是你明明白白的自我,
一種是你不明不白的自我,
明明白白的叫顯意識,
不明不白的叫潛意識,
顯意識不能直接控制行為,
潛意識才會直接影響行為。
潛意識到底是什么?
潛意識就是人們的信念,
因追求快樂逃離痛苦的驅動力而形成意念,
就是人們經常說的起心動念,
起心就是意動,
動念就是念動。
也就是王陽明四句教的第二句:
“有善有惡意之動”。
信念是意念的基礎,
意念是信念的呈現,
信仰是信念的底層。
信念有兩個形成方向,
一個是由信仰所生,
信仰起于“迷信”,
迷信就是沒有驗證就相信。
(“先信后證”的習性)
一個是由體驗所生,
體驗起于“初次接觸的感受”
(“先證后信”的習性)
信念的底層就是仰仗,
或者叫依賴。
也叫做心里歸屬。
是每個人對錯的衡量標準,
或者叫絕對相信的最終標準。
底層標準有兩種:
1、先信后證
先相信后驗證
2、先證后信
先證明后相信
先信后證分為二種類型:
1、不變是絕對的絕對法思想
2、變才是絕對的相對法思想
先證后信分為四種類型:
1、相信道理
邏輯上能通就相信,理解不了就不信。
2、相信體驗
親自經歷過就相信,沒有體驗過不相信。
3、相信感受
親自看到了才相信,沒有看到就不信。
4、相信情緒
喜歡的就相信,不喜歡的就不信。
綜上所述:
1、迷信生信仰、信仰生信念、信念生意念,意念生行為。
2、體驗生感受、感受生情緒、情緒生認知,認知生信念,信念生意念,意念生行為。
3、相信不變是絕對的先信后證的信仰會生絕對法的信念思想。
4、相信變化是絕對的先信后信的信仰會生相對法的信念思想。
5、先證后信的習性會生出四種不同信念底層的人格特征。
特別提醒:
一、本頭條號是知識力的官方信息發布平臺,
知識力只分享腦科學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具體方法,
主要集中在:悟性提升、理解力提高、學習力倍增上。
二、文章內容基于兩個方向撰寫,
一個是腦科技的理論概念和理論邏輯,
一個是網友的留言評論涉及到的新角度或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