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是宇宙萬物共有的本能,它與生俱來的,是一種對客觀事物的感知能力。從小就有疑惑,把“為什么我是我?”、“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長相、嗓音、思維、情緒?”、“別人也會常常這樣想嗎?”
后來學習到了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感知到自己所以自己是存在的,如果沒有這種感知能力,也不能成為“我”。意識和身體在一起時才是“我”。這里的“思”指意識,是感知能力。將身體的感官全部打開,越敏銳,感知力越強,越能感知當下,內心越寧靜,就能做到“身心合一”。
思維是人類大腦的一種技能。思維是精神層面的,是對事物的理解、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推理等能力。思維只是意識的一小部分,如果沒有意識思維將不存在,但意識的存在不需要思維。思維擴展到一定的深度,也會影響意識。
思維方式是思維的方式方法,思維方式的形成與社會、家庭、知識等有決定性的關系。思維方式決定著我們的行為方式,決定著我們的感受和需求,決定著我們的情緒、目標和幸福程度。 但陷在心理問題中的人們,意識和思維方式是混在一起的,意識被思維方式及其產生的情緒所控制,陷在混亂的思維當中,一切的行為都變得艱難無比。
而思維方式是可以學習改變的,我們要不斷努力,將意識從思維層面提升起來時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向好的、正能量的方面去發展。才會生活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