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確【D 類】這個教招考試主要考察兩個內容分別是: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D 類)》
《綜合應用能力(D 類)》
再次,搞清楚這兩個各自究竟什么微觀內容,即具體考點啥?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D類》
主要考: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分析、策略選擇五大部分。
《綜合應用能力D類》
試卷構成為三部分,全部為主觀題型:辨析題,分值為30分;案例分析題,分值為60分;教育方案設計,分值為60分
再來,看看“難易程度”分析
從考試難度,D類的考試難度相較于同類只考教育綜合知識和專業學科的考試會難一些。這個難,主要體現在職業測試這一科目利用公務員考試的行政能力測試題型模子套上了教育類常識內容進行考察,體量大時間緊,考察智商的程度高于考察記憶能力。
基于,這一點復習備考時必須多加注意和進行針對性練習。
究其本質【職測】考的就是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做出最多的題,并且保證最高的正確率。
想要快,就要刷題,更要注重平時的積累,沒有積累就必須多花時間去惡補;
想要準,就要總結錯題,不能一錯再錯。
職測做題的秘訣:
1.一個正確的做題順序是必不可少,但也因人而異。
一般是常識—判斷推理—資料分析—言語理解—數量關系【數量不會,最后就蒙】
??劃重點:資料分析千萬不要放在最后做!數量關系沒時間做也一定要蒙上!
2.當然,在練習的過程里,做題的技巧依然要掌握,沒有破題的技巧很難在短時間里把題的答案找到。
要學會利用一些答題技巧,掌握各個模塊的知識點,學會解一類題而不是解一道題的方法。
在整個備考準備一個錯題本以及積累知識點的積累本,遇見錯題之后切勿模棱兩可,一定要弄清緣由,方便自己后期進行鞏固復習,當自己不厭其煩的多次練習之后就會發現一些本質,發現萬變不離其宗。
??常識
常識部分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耽誤時間,快速但要仔細審題,抓緊時間做。(不會的可以趁檢查試卷的時候,利用蒙題技巧猜答案)
??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部分,是必須要拿下的一個模塊,方式方法比較多。
類比推理:更加客觀的去分析,注意語義色彩、輕重程度以及描述的對象等。定義判斷:強調的是定義,需要抓住語句的八大主體,找到關鍵點。
現如今定義判斷難度、深度在不斷增加,切忌浪費過多時間。
邏輯判斷:可以通過套用公式達到一個較高的正確率,重點一定要記住公式,多刷題進行熟練運用。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部分真的是性價比最高的一部分題型。
只要付出時間絕對可以保證正確率,并且需要大量的練習,另外熟悉一些估算、計算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刷題的過程中,一定要細心,切忌粗心失分。
??言語理解
言語理解部分需要多練題、刷題,提升自己的語感。
看題時一定要抓住關鍵詞,備考時先熟知具體的分類題型及做題技巧,其次需要將技巧不斷運用,多加練習。
??數量關系
數量部分在考試中一定要多運用代入法,實在不會或者時間來不及,可以采用蒙題大法來進行解答。
行測部分的題量是特別大的,而且時間緊迫,因而保證高效率的做題質量是最終目的,在考試中一定要學會取舍!不要過度追求完美!
最后一定要在后期進行套題(歷年真題)練習,準備一個手表,嚴格根據試卷上的時間要求來做,讓自己提前適應考試的感覺,避免考試出現不必要的緊張。
謹記,做職測題一定要懂得取舍,如果試卷的全部內容都做,時間是絕對不夠的,放棄數量關系,不是因為它難,而是因為做它真的很費時間。
最后,來說說可以用腦子記憶
就能相對拿下分數的重點內容【綜合應用能力】
《綜合應用能力D類》這一塊,主要“師德與職業認知、教育教學核心能力和教師自主發展能力。
具體到底考什么看內容:
師德與職業認知: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正確認知,能夠按照教育相關法律法規分析和解決問題,依法施教。
教育教學核心能力:學生發展指導能力、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教育組織與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評價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等。
教師自主發展能力:能夠主動學習和反思,自主進行專業發展規劃,能夠在各種壓力情境下積極進行心理調適。
試題由主觀性試題構成,主要題型包括:
辨析題、案例分析題、教育方案設計題三種。
復習得明確一個點:主觀題是“發揮性題目”,沒有標準的答案,通常會提供幾項答案的要點,只要提出自己的觀點。【但這個觀點,絕對不能說大白話,必須包括專業知識的專業術語,專有名詞】
主觀題的考察原則你必須清楚,那就是精確回憶、深刻理解、合理組織、清晰表達。
要想做到以上原則,那就必須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注意識記,注意積累。利用【教育基礎知識思維導圖】惡補綜合應用的考點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在復習題型時,要明確:
1.【辨析題】
主要考核是你對教育綜合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對某一個觀點作出判斷后,表述清楚詳細的理由。
【例題】教育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實施教育,超前于現有發展水平去教育學生就是揠苗助長,請對這一觀點作出判斷和分析。
【要求】判斷準確,觀點明確,分析合理,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 400 字。
2.【案例分析】
主要考核對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在案例中,做好對知識點的遷移,并且結合材料具體分析。
【例題】
王老師在某小學教科學課,深受學生喜愛。結合班級實際,他設計了單元導學案,確定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步驟和評價檢測指標等,引導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探究式學習。設計的教學流程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文獻等查閱相關資料,并由學生提出問題;
第二課時,由學生帶著問題,分小組進行討論,提出假設,設計實驗;
第三課時,實驗探究,檢驗假設,分析結果;
第四課時,組織學生交流,總結歸納,得出結論,并指導學生自評和互評;
第五課時,交流實驗中發現的新問題,引導學生就新問題進行進一步思考和探究。
隨著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變化:一有時間就往實驗室跑,在實驗室里常常爭論不休,解決了許多“為什么”。學生仿佛被一種魔力吸引著去學習,上網查資料,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并撰寫成科技小論文,這些都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學生更加享受學習的過程了。
請根據以上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案例一中王老師的做法,概括實踐探究式學習的操作要點。
【要求】概括準確、簡練,條理清晰,不超過 150 個字。
2.分析案例中教師從哪些方面進行了課堂教學的有益探索。
【要求】分析合理,條理清晰,不超過 300 字。
3.根據上述案例,談談教師在有效教學中應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要求】分析合理,條理清晰,不超過 400 字。
通過對問題總結和分析,我發現大部分考生對這個“題型”及考察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存在“美麗的誤會”。
??總得來說,就是材料力每一個字都認識,連起來讀看不明白。材料認識你,你卻不認識它。找不準題干的關鍵詞,看不明白材料中字里行間“埋伏”的知識點。
答:很簡單。你把它想成是一段故事情節,主要這情節主要就是關于教育的。這人物角色分別就是老師和學生。老師教學生,學生學習就這么兩件事。然后通過好與壞,合理與不合理的情節故事展開,讓你材料里扒拉各自人物角色的行為到底對不對,并說明理由和論據。
答:#中小學教師崗#、#高校教師#、#輔導員#
答:難度最大,方法最復雜,考查能力最綜合的題型。要求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細節、知識的邏輯關系有準確的記憶和清晰的理解,并能夠達到應用能力。
答:
第一,理論是否準確
第二,材料分析是否充分
第三,答案組織是否合理
答:
1.教育學類案例分析題
這類題型主要涉及新課程改革、教學、德育、班級管理等內容。考題靈活,綜合度較高,因而難度相對較高。
2.心理學類案例分析題
這類題型主要涉及學生心理發展、學生學習心理。這部分知識點比較細碎,復習起來較難把握,但分析的難度不是很大。
案例分析題的作答,并非簡單地結合材料各抒己見,而是需要我們緊貼案例,給出正確的分析,所以想要取得,答題技巧很關鍵,所以在答題中我們要注意審題方法、分析方法、作答方法。具體攻略上圖!
每一步都需要進行縝密的分析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1.審題方法—先讀題干,明確理論
(1)回答什么一一分析、評述、建議;有幾問
(2)運用什么知識一德育、教學、心理學
2.分析方法—分析材料,篩選理論,準確定位
(1)找到關鍵信息一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其他人行為;
(2)根據材料篩選知識點
注:分析材料三大誤區:無中生有、視而不見、原文不動
3.作答方法—分條列點,結構完整清晰,呈現答案
(1)答題模板——原理+原理解釋+分析材料+如何做
(2)答題要求——分條列點,標志詞明確,字跡工整
1.規劃時間,制定復習計劃。
從發布公告到參加筆試的時間大致有多少時間,如何規劃,如何分配,如何具體執行,自己心里得有數。
短的時間內,系統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是非常緊張的,這就要求你在公告出來以前就能夠制定好合理的學習計劃,有效利用零散時間,嚴格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這樣才能對考點熟悉、理解、掌握和應用。
2.一定要善于思考,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學習要建立在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理解性學習,構建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的思維框架極其細致的內容。才能夠將不同章節的知識點串聯起來。
什么叫框架,什么叫細致。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