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于心靈的修飾與辛勤的勞作,您來了就是朋友!一句留言鑲嵌上永恒的留戀,祝福您一生健康!
方駿1943年生,江蘇連云港人。1965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曾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三顆珠》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野間”獎。作品《湖灣紀事》獲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曾在香港、臺灣、日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出版有《中國美術家畫展.方駿》、《方駿水墨畫選》、《靈山靜水.方駿畫集》、《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畫家叢書.方駿》。
獲獎記錄:
1 1984年 組畫《湖灣紀事》獲“江蘇省人物畫展”一等獎,江蘇省美術館收藏。任美術系副主任。作品《朝采桑》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 1988年 參加“吳越書畫名家作品展”(臺北高雄),“88國際水墨畫展”(北京),獲優秀作品獎。
3 1989年 “江蘇百家中國畫展”(面京)獲大獎。參加“中國新文人畫展暨研討會”(中國美術館)。
4 1991年 參加“全國山水畫邀請展”(江蘇省美術館),“南京七人畫展”(上海朵云軒),“現代中國代表作家展”(漢城),“方駿水墨畫展”(臺北)。
5 1992年 晉升為教授,獲國務院頒發高教事業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參加“現代中國水墨畫新方向”展(美國詹生美術博物館)。“中國現代美術大展”(東京),“韓中真景山水畫特別展”(漢城),“楊子江畫派特別展”(漢城)。
61995年 參加“中國新文人畫展”(上海美術館),“當代花鳥畫邀請展”(成都),“城市山水畫展暨研討會”(深圳),“國際華人精英水墨畫大展”(新加坡、香港、臺北、北京)。赴美國考察,赴臺灣訪問,舉辦“方駿水墨畫展”(臺北,國父紀念館)。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中國畫學術精誠獎”。
7 1998年 參加“98中國新文人畫展”,“中國山水畫展”(中國美術館)。
8 2000年 廣州市華藝文化有限公司在華藝廊舉辦“方駿畫展”,出版畫冊《華藝廊叢書—方駿》(廣州出版社)。
青綠山水畫最為繁榮的時期是在唐代,石青、石綠、赭石、朱砂等石字旁的礦物質重彩顏料,被大小李將軍賦著于絹素、敷染于山川,便是《江帆樓閣圖》(李思訓),《春山行旅圖》(李昭道),讓我們至今還能感受到大唐盛世的富麗與堂皇。到了南宋,青綠山水畫已是遲暮美人,桑榆晚景了,尤其在文人水墨山水興起之后,青綠山水畫更是勢單力薄、風光不再了。
古代文化藝術的素養和相應情感態度,對山水畫是至關重要的—關乎著它的氣息、情致和格調。二者相輔相成:沒有內在的文化修養,不能生成“深情的敏感”,沒有“深情的敏感”,文化修養難以轉化成藝術靈感。方駿有修養也有“深情的敏感”,難能可貴。—郎紹君《感傷的空寂—讀方駿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