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2019
▽
▽
愛一個人,你是希望他(她)有自己的興趣,還是希望他(她)的世界都是你?
其實這個問題是我在考慮自己要養貓,還是養狗時想到的,其實每個人養寵物的態度就是和愛人的相處之道。喜歡養貓的人更喜歡對方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不會因為自己缺少陪伴而導致對方苦惱憂愁,偶爾親昵一下,短暫分開后也能各自安好。但是養狗的人往往沉浸于被需要的感情里,偶爾缺少關心,對方就會陷入失落與沮喪之中,畢竟它的世界里只有你一個人而已。
相比于狗的忠貞、貓的獨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往往參雜了更豐富一點的內容,也因此變得更復雜了一些。對于兩個人的相處,關于愛情,我們這代人雖然在愛的滋潤中長大,但父母之間表達愛的方式依舊很保守,因此我們也從未接受過愛情的教育。上學時,老師家長嚴令禁止,仿佛這個詞是上帝遺落人間的禁果,小孩子不能碰,大人們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品嘗。于是,“愛情”成了歌詞本里的一個小心思,一個用熒光筆小心翼翼圈起來的詞。后來,班級里有人試著去演繹這個詞,于是我由于所處班級的地理位置優越,就自然成了他們之間相互傳條的接線員。我幫他們互遞紙條,偶爾偷看兩眼他們的“情書”,覺得那張小紙片里寫的東西就是愛情。其實那時才上小學,只能說這一輩人普遍早熟,記得在姥姥姥爺家也翻出過一張小紙條寫的“情書”,不過那已是他們成年后的愛情證物了。
一張印著黑白畫的小紙片,背后是姥姥用鋼筆寫的一句話:“希望你有青松般堅韌的品格,致立華。” 就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是那代人眼里的愛情了。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我愛你”,但他們相互尊重、彼此愛護地走到了現在,沒吵過一次架。現在姥姥走路慢了,姥爺就拉著她的手跟她一起慢慢走,偶爾起風了,姥爺就把外套脫給姥姥穿,我們在一旁都忍不住羨慕這樣長久溫存的愛情。
于是慢慢發現,很久以前的愛情是細水長流,是初次見面不敢抬頭,只記得你百褶裙隨風舞動的樣子。像偶然邂逅了一個美妙的花園,羞于啟齒說喜歡,于是托百靈鳥飛入庭院輕吟淺唱,至此你的早晨便多了一個人的影子。那時的愛情是疑惑和懵懂,不知道怎么表達,于是只好悄悄地走近,靜靜地相守。寫一張卡片叫做愛情,織一件毛衣也是愛情,做一頓飯更是愛情,總之所有對你好的事情就都稱為——愛情。
相比那個年代,我們對父母愛情的理解往往更像親情。因為他們生來就是你的爸爸、媽媽,于是印象中對父母感情的定義就是,爸爸從出生起就注定了不會娶別人,他必須娶媽媽,所以愛情就是上天注定的事情,你必須去找那個固定的人,結為家庭。因此便荒誕的以為,浮世萬千,你要做的只是等愛出現。
現在,終于輪到我們這代人光明正大的談情說愛了,然而也正是我們這代人,學生時期大膽接觸愛情,相見恨晚似的一頭撲到喜歡的花園里,大口呼吸花朵的清香,用力揉搓嬌嫩的藤蔓,奔跑著一口氣把整個花園都逛了個遍,瘋狂地尋找每一處秀色可餐的景色。然而竟早早的厭倦了,想要逃脫,卻發現大鐵門上掛了一把叫做“責任”的鎖,大部分人慌不擇路地把鎖敲碎了,奪門而出后又立馬鉆進了另一個花園,并美名其曰:“戀愛自由”。然而正是這樣的愛情觀,使分手和離婚變得如家常便飯。
之前,我從未在文章里坦白地說過愛,因為我覺得現代人對愛的接觸太過徹底,以至于不知道該如何去呵護和珍惜了。當公眾人物將他們美好的愛情一一以離婚收場時,大眾也學會了“如果不愛,就放開”。然而他們都忘了,其實花園里除了男主深邃并殷切的眼神、女主冰冷的手和熱烈的唇,還有長久的寬容和諒解,以及一扇永遠不會被輕易打開的鐵門。
大家都說愛情堅韌,其實最堅韌的東西也有最脆弱的一面。就像魯伯特之淚——融化的玻璃滴入水中而形成,頭部堅硬無比可承受20噸的沖擊力,子彈撞在上面彈頭也會粉碎。然而這么堅硬的東西,尾部卻脆弱得致命,手指稍稍用力就可將裂紋遍布全身瞬間粉身碎骨。所以你看,愛情不止是享受“被愛”那最堅強的一端,還要耐心地守候和照料最脆弱的另一端。
所以,希望你愛一個人時,如依靠著熊熊火焰,而當火苗不再燃燒時,灰燼里有兩個人共用的晚餐。
雨萌小站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