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此話差矣。健身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健身不動腦子,要么不會進步,要么練得不好看。當肌肉停止了生長,就思考一下如何加大你的訓練強度,或者思考一下你吃的合不合理。當肌肉形態(tài)不盡人意,就去學習更高深的訓練技術(shù),去體會每一塊肌肉收縮的感覺。將自己的身體塑造成藝術(shù)品的過程,不可能是個無腦的過程,否則我們的身材也沒什么值得炫耀的。
如果體脂不低,就不要天真地以為你的胖是胖在局部上
瘦小腿、瘦大腿、瘦肚子、瘦拜拜肉……小編從來沒有聽過體脂18%的妹子或者體脂10%的漢子有上述特殊需求。
脂肪集中堆積的原因,除了基因,還可能由于體姿不當(如含胸會增加下腹脂肪堆積傾向),和缺乏運動(如經(jīng)常參與各種運動的人,他們的脂肪往往分布得較均勻)。因此,你需要改善體姿,并多運動(各關(guān)節(jié)的活動都需要參與)。
目前沒有常規(guī)的局部減脂手段,不管你的的脂肪分布得多么特殊,但我們要做的跟其他減脂者沒什么區(qū)別:力量訓練為主,有氧訓練為輔,同時控制好飲食。嫌自己腿粗的,建議有氧以橢圓機為主。
力量的增長會先于肌肉的增長
力量長了,肌肉還會少嗎?
剛開始健身,你熱情似火,你從不錯過一次訓練,保證營養(yǎng),保證休息,做足一切能做的,只為了多長點肌肉。一個月過去了,你發(fā)現(xiàn)你的力量比剛開始大了很多,但是胸仍然是癟癟的,臂圍似乎也沒有多大變化,但是千萬不要因此而喪失了斗志,因為力量漲了,肌肉也會隨之而來!
初學者的力量在訓練計劃的前6—8周會得到飛速的進步,但是肌肉和圍度則另當別論,而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則是因為你的神經(jīng)在不斷適應新的動作和訓練的強度。
肌肉神經(jīng)適應是你大腦與肌肉之間的對話,而力量的進步正是大腦與肌肉合作更加默契的體現(xiàn)。訓練的時候大腦會給肌肉發(fā)送做功的信號,而隨著你不斷訓練,不斷進步,你大腦傳輸信號的效率也會不斷提高。
如何看待蛋白粉
蛋白粉不和增肌掛鉤,更不和減脂掛鉤,它和你的身材沒有任何直接關(guān)系,只和你的營養(yǎng)需求有關(guān)。
那我們?yōu)槭裁春鹊鞍追郏吭囁阋幌拢绻拷矬w重每天需要攝入一克蛋白質(zhì),那么一位體重75公斤的力量訓練者,每天就需要攝入150g蛋白質(zhì)(當然,超重和肥胖者最好用瘦體重算),這相當于750g左右純瘦肉,你能吃得下嗎?而一勺蛋白粉一般含有20-30g蛋白質(zhì),相當于100g瘦肉,何樂而不為?
不要再問增肌或是減脂要不要吃蛋白質(zhì)了,你的肌肉不是來自蛋白粉,你的脂肪也不是因為蛋白粉而掉。你要做的,只是明白自己需要吃多少,并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便足矣。
無論減重還是增肌,切記先做無氧后做有氧
如果你的訓練包含無氧和有氧,那么建議先無氧后有氧。
因為增肌或者維持肌肉是訓練的重心,而這只有力量訓練才能實現(xiàn)。有氧只會降低你的能量(血糖)水平,讓你的力量訓練無法上強度。面對沒有強度的力量訓練,肌肉是沒有生長,甚至維持的必要。不要以為肌肉練練就能長。
不需要熱量攝入來維持脂肪,但需要熱量攝入來維持肌肉
長期熱量赤字過大,會讓你的身體成分重新分配肌肉比例變少,脂肪比例變多,也就是雖然體重下降了,但體脂率卻可能升高。
維持肌肉是有不小代價的,身體在熱量赤字時,為了減少你生存的代價,會引發(fā)上述后果,讓你的身體變成脂肪的儲存器,而不是脂肪的熔爐。
較穩(wěn)健的減脂,熱量赤字大概控制在總消耗的10—15%左右。當然,每周1-3頓的欺騙餐是有必要的。
一周四練到底夠不夠
如果你每次訓練都上強度,都能做到負荷漸進,那么每周四次的訓練足夠;如果你每次訓練都小打小鬧,那么每周十練都不夠!
減重不單是頻率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分配。最佳的運動組合,是一周3次有氧運動,2次耐力運動,啞鈴、游泳、騎車、快走等都很好,堅持下來可以減少我們體內(nèi)的脂肪含量。
健身健美網(wǎng)公眾微信號:JSJMCN ——“發(fā)展中國健身事業(yè),加強國人健身觀念' 是我們最初和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