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是大腸。”百病從口入,腸道自然是細菌最多的地方,在各種疾病中,要數胃腸道疾病的種類最多,而呼吸系統疾病的種類才幾種。腸道的正常或失調,對人體的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想要擁有健康的“腸”,首先就要管住“嘴”。
合適的飲食應該讓胃腸感覺舒服,這就要求食物對胃腸的刺激性小。蘭教授說,胃腸不好、耐受能力差的人,更應該注意溫和飲食。
溫和的食物有:嫩肉;經過加工的豆類,如豆漿、豆腐、豆花、豆干;瓜果、青菜;去皮、去子、微甜的水果;五谷類;蘇打餅干;鹽、醬油、味精、醋。
建議少吃的食物有:過老且含筋的肉類;太甜或太酸、太硬的水果;糯米;甜點如巧克力、蛋糕;辣椒、胡椒、芥末、咖喱、沙茶、濃茶、蒜頭、咖啡、煙酒。此外,未加工的豆類(紅豆、綠豆、蠶豆、黃豆)粗纖維太高,也不適合胃腸道功能差的人。
常吃膳食纖維蘭教授強調,關注膳食的結構平衡合理,一日三餐的飲食應做到粗細搭配,尤其是要常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研究表明,膳食纖維不僅促進腸道蠕動,加快糞便排出,而且能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活動,有利于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的穩定。
此外,膳食纖維有利于平穩血糖,而且對降低膽固醇也有好處,因為膳食纖維可以促進含膽固醇食物的排泄。
適當服用益生菌
人體腸道中存在眾多微生物,有壞菌如大腸桿菌;也有有益菌如乳酸菌。當有益菌多于壞菌時,則人體健康,當壞菌多于有益菌時則容易產生疾病。這些有益菌我們常稱為“益生菌”,其不但抑制壞菌生長,還有其他功能有益人體健康。酸奶就含有很多乳酸菌,因此,適量喝酸奶可促使腸道內的微生態環境良性發展。不過,凡事講究適量,如果攝取菌群過多,也會破壞人體腸道中的菌群平衡,反而使消化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