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生涯規劃指導 提高思想認識水平
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 楊長風
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是人們為了謀生和發展而從事的相對穩定、有經濟收入、專門類別的社會活動。是對人的生活方式、經濟狀況、文化水平、行為模式、思想情操的綜合反映;也是一個人的權利、義務、職責以及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的一般性表征。職業如: 教師、醫生、公務員、警察、軍人、律師、編輯、記者等。
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過程。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由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三個要素構成。遵循下列四項原則: 喜好原則、擅長原則、價值原則、發展原則。開展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個人,明確未來的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
2.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進行自我定位;
3.有利于學生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使得學生本人直接參與自己人生目標的設計,他們對相關教育資源的利用也會更加自覺、更加充分。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尋找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職業,實現個體與職業的匹配,體現個體價值的最大化。
職業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進行,不可盲目地去選擇,很多時候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于職業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規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由此可見,高中生的生涯規劃,就顯得其意義更加深遠。
職業生涯規劃,是對個人一生中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和計劃安排。是對一個人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的過程。高中生如何進行生涯規劃,應做到以下幾點:
明確自己的目標,2.全面分析,評價自己,3.分析周圍環境因素,
4.認清自我,準確定位,5.制定學習計劃,6.征求家長和老師意見。
加強生涯規劃指導的措施:
1.聘請專家,開辦講座。讓學生家長了解生涯規劃的意義、目的、作用,提高思想認識。
2.教師開展學習,加強培訓。積極開展有關生涯規劃方面的課題研究,提高指導學生實施生涯規劃的能力。
3.外出參觀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到先期開展新課程改革的省市,深入先進的學校,了解他們的成功經驗、有效的做法。
4.學校成立生涯規劃發展研究中心,探討符合本地及校情的有效作法。培養校內本土專家,更好地指導學生開展生涯規劃的設計,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切實可行的指導性建議。加強生涯規劃指導,提高思想認識,更好地實施生涯規劃工作。
作者簡介:楊長風 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副校級督學,國家級骨干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主要從事化學教學與研究和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