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把勞動稱為“偉大的教育者”。但是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人在勞動中確立了自己的信心,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和天賦時,勞動才能成為強大的教育力量。只有當一個人熱愛勞動時,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因此,在少年期,使每個學生從許多種勞動中找到他能夠獲得幸福的那條道路是非常重要的。自尊感和榮譽感好比是個性的精神核心,它是要人在自己的勞動成果中發現了自己——發現了自己的技能和創造性以后才能獲得的。我們力求使每一個少年都在勞動中“發現自己”。我們現在有540名學生。我們為他們建立了幾十個從事心愛勞動的角落。在那里,每一個人都能從事一件有趣的事,嘗試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在校辦工廠和工作室,溫室和果園,學校養蜂場和集體農莊畜牧場,生物研究室和農藝化學研究室,無線電實驗室和學校少年機械化小隊里,都有這樣一些角落。重要的是,要使每一個少年每天都有幾小時空閑時間,使他能夠按照自己的選擇和愛好用來進行心愛的勞動的探索。為什么我們的青年在中學畢業和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感到枯燥,不知道怎樣打發空閑的時間呢?這是因為他們在上學的年代里就沒有過空閑的時間,他們不懂得也沒有體會到時間是能給人以精神財富的巨大福利。我們全體教師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來教給青少年怎樣合理地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我們不知花了多少努力,才使得學生習慣于在早上做功課,而讓下半天留有空閑的時間。但空閑時間并不是無所事事,這段時間里,無論學生和我們教師都在從事緊張的勞動。懶惰和空談是青年時代最可怕的敵人。在指導學生的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我想勸告青年教師和學校領導者們防止一種最主要的困難,那就是故意地、人為地做出教育別人的樣子。我們不得不花費巨大的努力,使青少年不致感到他是被別人有目的地引到什么地方去。在每一個教學工廠里,操作室里,在溫室和學校試驗園地里,學生都在完成一項需要長期才能完成的勞動任務。例如,他們在鉗工工廠里為教學試驗園地制作一臺播種機。教師把整個工作由始至終的任務布置給學生,只是檢查他們加工零件的正確性,對學生遇到的問題給以幫助。學生是完全獨立地完成這項工作的。少年從勞動的成就中得到歡樂,這就使他們成為自覺的獨立的勞動者,使他們擺脫那種無能為力和依賴別人的情緒。培育學生的心靈,這就意味著使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精力、智慧、意志、發明創造精神投入到勞動的物質成果中去,從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所創造的東西中“看到自己”。如果一個學生到了13、14歲,還沒有體驗過這種自己從事勞動的滿足感,我們就為他的命運感到坐立不安。自己從事勞動的滿足感是一個人的自尊感的根源,同時,也是一個人嚴格要求自己的源泉。只有那體驗到取得成功的歡樂的人,他才有希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們學校里設置了幾個工作角,讓學生在那里培養對勞動的熱愛和堅持精神。譬如,有“難題之角”、“小型機械化之角”、“育種和遺傳研究之角”。如果一個學生不是廢寢忘食地鉆研他所熱愛的事情,沒有從事創造性的勞動,我們就不能設想少年的個性得以形成。 感悟與啟示:
無論在我們的學校還是家庭中,勞動教育是最缺乏的。在家庭中,家長始終把孩子當作孩子對待,沒有承擔應有的家務勞動,往往連自己的床鋪或衣物都由家長代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成為了一種家庭教育的常態。在學校中,學生也是幾乎不參加勞動的,即便是打掃教室衛生也是馬馬虎虎,蜻蜓點水。可見,勞動教育成為了一片空白。只有當一個人熱愛勞動時,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這是自我教育的源泉。人,需要勞動,沒有勞動就沒有生活,因此勞動是人的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對于孩子們來說,從小就要體驗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和意義,培養孩子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精神。我想再指出一個能鮮明地表現出學生的自我教育的精神生活的領域。這就是讓少年去關心別人,要他在某件事情中把自己的勞動、智慧、意志和技巧的一部分貢獻給別人。這件工作是從小事做起的:讓年長的學生在某一方面幫助年幼的同學。教師對一群七年級學生說:“你們在學習法語,可是一些小同學——二、三年級的同學,也想學說法語,需要有人教。也許,你們當中有誰自愿地承擔這項義務吧?”其中有10個人表示愿意收幾個“徒弟”。過了2、3個星期,3個“教師”推卻了,其余的7個人滿懷熱情地從事這項有意義的工作。他們看到小同學取得成績而感到非常高興。這些七年級學生非常關心小同學的成功和挫折,成了他們的朋友。現在他們已經不僅關心自己的學生記住單詞和句子的正確發音,而且全面地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了。他們希望自己付出一定心血培養的小同學變得更好。這種愿望就是自我教育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我深信,教育的藝術和技巧就在于使每一個少年把這種愿望當成自己的精神需要。只有當一個少年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美的一部分的時候,他才是真正地開始了自我教育。和年幼的同學交朋友,這是培養道德自覺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力求使這種友誼建立在個人愛好的基礎上,使少年把自己對書籍和創造性勞動的愛好傳授給別的同學。在教學工廠里、實驗室里和操作室里,總是有一群群的小孩子圍繞著熱心勞動著的少年,他們也想干一點有趣的工作。于是,學校里成立了一些兒童技術小組和農業小組,它們的指導員就由高年級學生擔任。少年機械化工作者小組的活動特別吸引低年級學生。少年們也像孩子們一樣喜歡游戲,但是他們已經竭力使這種游戲接近于真正的勞動。他們和孩子們一起啟動和關掉小型發動機,駕駛玩具汽車,熱心地設計電氣化鐵路和模型。在所有這些活動中,勞動和游戲結合在一起,少年感到自己是年長者,年幼同學則帶著許許多多問題去請教他們。學生們之間建立了有趣的相互關系:這里既有相互平等的友誼,也有年長同學對年幼同學的關心,少年希望在游戲和勞動中不斷地向年幼同學揭示出某些新的和引人入勝的東西,這也就同時促使他們不斷地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人們習慣把少年時期和青年早期稱為“困難的年齡期”。在這個時期內,學生在身體、智力、道德方面都在迅猛發展,所以教育者面前是會出現許多困難的。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順利地克服這些困難。 由于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我們的孩子即使到學校也是一副“小皇帝”“小公主”的做派,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在他們眼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只有別人關心自己,而自己從來就不知道也不會主動關心別人。因此,我們的孩子往往不善于交往,不善于合作。關心他人,就是關心自己,這也是自我教育的重要體現。讓孩子們去關心他人,要他在某件事情中把自己的勞動、智慧、意志和技巧的一部分貢獻給他人。分享快樂,共同成長。蘇霍姆林斯基關于自我教育的思想,既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又有豐富的教育實踐,因此,為了保持蘇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的原汁原味,我們沒有進行修改和完善。但為了便于閱讀,標題是我們添加上去的。在文中,蘇霍姆林斯基從多個維度、多個層次對學生自我教育進行了全方位的闡述,條理清晰,論述充分,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對我們中小學的自我教育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是蘇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事實上,蘇霍姆林斯基關于自我教育的思想,遠遠不止我們上述的那些內容。譬如:1.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強有力的促進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進心。2.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認為,教會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最高級的技巧和藝術。4.每個人是他本人的最敏感、必不可少的醫生。我在教育兒童、少年和男女青年時,深深地確信這一真理。5.一個少年,只有當他學會了不僅仔細地研究周圍世界,而且仔細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時候;只有當他不僅努力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而且努力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只有當他的精神力量用來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完善的時候,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里說的就是學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域里的自我教育。6.嚴格地說,自我教育就是從這里開始的:讓一個人去關心另一個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東西在另一個人的身上表現出來。7.我堅定地相信,兒童在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應當認識自己,應當充滿一種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個人的榮譽感、名譽感、健康的自愛心的最強大的源泉之一。8.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而如果在少年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上課、聽講和單單為了識記而死摳書本,那么這種自我衡量、自我認識就是不可能的。9.學校畢業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當一個人在上學年代里就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里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的時候,他在畢業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蘇霍姆林斯基就是一部百科全書,我們需要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最后,我們以這樣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表達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尊敬和愛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本文中的圖片,均來自于河南省省直機關第一幼兒園,內容與圖片無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