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中最大的軸是膝關節,相當于“承重軸”,它一旦受到損害,很容易引發骨骼疾病。并且年齡越高,發病也就越多。
骨關節損壞引發的疾病,比癌癥的發病率還高。比如一位看上去很精神的人士就患上了一種令人行動不便、疼痛難忍的疾病,隨著病情加重,日常生活也變得十分困難。甚至連走路,都需要一點一點地挪動。
這種疾病就是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又叫老年性骨關節炎,人機體老化以后才形成,所以它的發病比例非常高。關節一旦磨損以后,就永遠修復不了了。
骨性關節炎的具體表現有4點。
一是關節疼痛,膝關節損傷以后,每次活動受力時就會產生明顯的疼痛感,影響站立和行走。
二是晨僵。兩個破壞的關節面對在一起,由于晚上睡覺不動,就粘上了。早晨起來就會比較僵,然后把粘上的活動開了,馬上就感覺好了。這是在提示你,關節面已經被磨損了。
三是關節有彈響和摩擦聲。
四是出現積液,也稱滑膜炎。關節滑膜每天不停的產生滑液,它起到一個潤滑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產生多少滑液就吸收多少,但是發炎以后會產生更多的滑液,量變大了以后,回收的就少了,于是打破了動態平衡。
那么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關節呢?這里介紹3種保護方式。
首先可以選擇佩戴護膝。護膝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地保護膝關節,一種是被動地保護膝關節。老年人佩戴護膝要根據不同身體條件和運動方式進行選擇。
其次可以每天做一些鍛煉的動作,比如直腿抬高。端坐在椅子上,把腿繃直抬起,一只腳保持10秒鐘,然后慢慢放下,再換腳重復剛才的動作。兩腿交替,每人每條腿一天做200次,可分多次完成。
三是補鈣,由于中老年人從食物能獲取的鈣有限,所以補充一些鈣片是十分有必要的。鈣片主要看的是吸收,選擇綜合配方更全面的產品,才能將補充和吸收雙管齊下,并且一定要堅持服用。
天氣轉涼時,尤其要注意保護關節,注意保暖,避免過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