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及惡性腫瘤是世界上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致命殺手,其中腦血管病的主要臨床類型就是腦中風,它主要以突然暈倒、口角歪斜、說不出話、半身不遂、口歪、癱瘓等為臨床癥狀,由于發病來勢很急,病情變化迅速,很像風的善行數變的特點,所以中醫上稱之為中風或卒中。那么腦中風到底是中了什么“風”?腦中風還能治嗎?
缺血性腦中風
按照現代醫學的理論,腦中風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腦血管堵塞導致的缺血性腦中風,還有一種就是腦血管破裂出血導致的出血性腦中風。今天我們要談的是腦中風中占70~80%的缺血性腦中風。
大腦正常的血液供應
缺血性腦中風是中風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都是指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大腦中的血管堵塞,血液無法到達堵塞血管所供應的部位。
腦的神經細胞較人體其他細胞更加脆弱,神經細胞得不到血液供應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后,幾分鐘內便開始死亡,因此腦中風治療不及時常會留下后遺癥。
那好端端的腦血管為什么會堵塞?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情況。
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腦動脈產生粥樣斑塊,堵塞血管
一種情況是因為病人本身就患有動脈粥樣硬化,他們的動脈(包括腦動脈)長期在高血脂等因素的損傷下,動脈壁變厚變硬,彈性減小變脆,且一些脂蛋白、膽固醇等物質逐漸沉積在動脈壁上形成粥樣斑塊,長此以往,斑塊逐漸變大就會堵塞血管。腦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并堵塞血管后,血液無法供應血管支配的腦組織,腦細胞缺血壞死,就會出現一系列神經癥狀。
堵塞血管后,無法得到血液供應的腦組織發生缺血壞死
第二種情況就是身體內其他地方出現了會堵塞血管的栓子,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里60~75%的栓子都是來源于心臟,患有房顫、心臟瓣膜病等心臟疾病的病人由于心臟血液流動異常,常常會形成栓子,這些栓子就有可能隨著血流供應進入腦中,當到達無法容納栓子的血管時,它就會堵在血管里面導致腦血管栓塞。
來自心臟的栓子進入腦中
栓子堵塞血管后也會造成壞死
要怎么應對
缺血性腦中風的癥狀很復雜,主要取決于腦中哪條血管被堵塞,但一般都在發病后10多個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常見的癥狀包括半身癱瘓、失明、無法說話、反應遲鈍等。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關鍵在于早期治療,血管堵塞后6小時是“黃金治療期”,如果在這期間治療得當,很多病人可以獲得非常好的療效;而隨著時間推進,缺血導致腦細胞受損和死亡越多,造成的癥狀和后遺癥就越重。
一旦身邊家人突然眼前出現黑朦或視物不清、半身麻木或無力、說話表達困難、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眩暈、步態不穩等,就要馬上警惕是否發生了中風,盡快送去醫院診斷治療。
及時進行藥物治療或介入治療可以挽救缺血壞死的腦組織
缺血性腦中風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其病死率高達10%,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腦中風致殘率更是達到50%以上,即便是存活的病人,也有40%以上可能會再發,且再發后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更高。
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飲酒等,因此,平時注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規避危險因素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