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老愛老的重陽節里,不妨對有記憶減退的老年人進行一次畫鐘試驗,看看他們有沒認知功能障礙。
圖1、畫鐘試驗
最近,有兩位同學來省醫院找我看病。他們都是大學畢業,曾經是很優秀的成功人士。一位擔任過鄉黨委書記,一位是醫院院長。
陪伴他們來看病的家屬都聲稱感到他們的記憶力明顯下降了。其中一位不能完成原來擔任的工作,另一位則記憶力減退到去另一個屋子的冰箱里取東西時,卻忘了要去拿什么。
從這一主訴,憑直覺我想到他們可能是患了老年癡呆癥。
患者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出現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減退,表現為記憶力、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抽象思維能力、語言功能減退,情感和行為障礙,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喪失的癥狀叫做癡呆。
隨著醫學的進步,人們的預期年齡逐漸提高,社會老齡化的進程加快,老年癡呆癥患者增加。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
統計顯示,65歲以上老人癡呆癥患病率為5%左右。而且,年齡每增加5歲,癡呆的患病率增加0.74倍。
老年癡呆癥包括老年性癡呆(阿爾茲海默病)、血管性癡呆及混合性癡呆等。
老年癡呆癥的主要表現是:
1、記憶力日漸衰退,影響日常起居活動;
2、處理熟悉的事情出現困難;3、語言表達出現困難;
4、對時間、地點及人物日漸感到混淆;
5、判斷力日漸減退;
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
7、常把東西亂放在不適當的地方;
8、情緒表現不穩及行為較前顯得異常;
9、性格出現轉變;
10、失去做事的主動性。
在發現老年人有上述癥狀時,應及時送老人到醫院進行神經心理學測試和腦部影像學檢查,結合患者病史綜合分析,便可做出正確診斷,并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正確治療,就有可能阻止病情的快速發展,延長發展為重型癡呆的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種簡單的畫鐘試驗方法可以幫助醫生診斷老年癡呆癥。方法是:要求患者在白紙上獨立畫出一個鐘,并標出指定的時間(例如8點25分,9點10分等),并要求受檢老人在十分鐘內完成。
畫鐘試驗的計分方法有多種,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四分法計分:如果能夠畫出閉鎖的圓(表盤),得1分;如果能夠將數字安置在表盤上的正確位置,得1分;如果表盤上12個數字正確,得1分;如果能夠將指針安置在正確的位置,得1分。最高4分。4分表明認知水平正常,3分表明認知水平輕度下降;0~2分則表明認知水平明顯下降。研究表明,畫鐘試驗診斷早期老年癡呆癥的敏感性在80%~90%之間。
畫鐘試驗從表面看,好像很簡單,但完成它卻需要很多認知過程的參與。畫鐘試驗測驗的文化相關性很小,不管是什么語言,什么文化程度,只要能夠聽懂簡單的提示語,都能按要求畫出鐘來。病人容易接受,醫生也易于掌握。假如一個智力正常的老年人變得畫不出一個完整的鐘,他的認知水平肯定是下降了。
我讓那兩位同學做了畫鐘試驗。他們都不能順利完成。
我是這樣測試他們的:請在這張紙上畫一個鐘表,鐘表上表示時間的數字都要寫在正確的位置。鐘表上的時間,要標明是11點10分。
我等他們的答案足足有10分鐘。
這一測驗,著實難倒了書記和院長,提示他們可能患上了老年癡呆。看看他們的成績:
圖2、書記畫鐘試驗得分:2分
圖3、院長畫鐘試驗得分:1分
在畫鐘試驗初步提示老年癡呆癥之后,我又用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對他們進行智能評估,均提示他們患有老年癡呆癥。
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在重陽節敬老愛老的活動中,不妨對有記憶障礙的老人進行一次畫鐘試驗,檢測一下他們有沒有認知功能的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