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摘要;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是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
急性期的時間劃分尚不統一,一般指在發病后2周內。
處理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康復及早期預防再發。
關鍵:早期、迅速識別可疑卒中患者。
;如何識別:(常見癥狀)
1、一側肢體(伴或不伴面部)的無力或是麻木;
2、一側面部的麻木或是口角歪斜;
3、構音不清或是理解語言困難;
4、雙眼向一側凝視;
5、一側或是雙眼視力喪失或是視物不清;
6、眩暈伴有嘔吐;
7、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8、意識障礙或是抽搐。 ;如果考慮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應避免:
1、非低血糖患者輸注含糖液體;
2、過度的降低血壓;
3、大量的靜脈補液。
應該做到:
1、處理呼吸、循環、氣道問題;
2、評估有無低血糖;
3、心臟、神智的觀察;;4、建立靜脈通道;
5、頭顱CT的檢查;
6、明確發病的時間——選擇治療方案。
指南推薦意見:盡可能在到達醫院后60min內完成頭顱CT的檢查并作出治療決定(I級推薦)
; 頭顱CT平掃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準確的識別絕大多數的顱內出血。
對于發病后24小時內的超急性期腦梗塞,CT顯示缺血性病灶和皮質或是皮質下的小梗死灶不敏感,特別是后顱窩的腦干和小腦梗塞更是難以檢出。*;診斷: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依據: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經功能的缺損;
3、癥狀和體征持續24小時以上;(TIA)
4、排除非血管性腦部病變;
5、頭顱CT/MRI排除顱內出血和其他病變,有責任缺血 病灶。;6、一般在安靜休息時候發病。動態起病者以心源性腦梗塞多見(AF);
7、發病年齡:老年人多見;
8、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損害血管的疾病。
鑒別診斷:
1、腦出血
2、TIA
3、顱內占位性病變
;
;處理:
一般性處理:
1、血氧、心臟的監測;
2、體溫的控制:?38℃,應予以退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