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出土的復齒河南龍復原圖
1/4
隱藏
□記者朱建豪文洪波攝影
核心提示|在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恐龍稱霸地球近2億年。恐龍時代之前,地球上都是些什么動物?近日,由我省地質專家在濟源歷時兩年挖掘采集的一組古脊椎動物化石,經過三個月的修復,初露真容。這組化石經研究為距今2.59億年前的古生代動物,被命名為復齒河南龍,屬于似哺乳爬行動物。這種大型植食性動物,是恐龍時代之前很長時期內的主要動物,不僅是哺乳動物的祖先,也是人類的遠祖。
山溝里挖出與巖石“骨肉相連”的化石
在濟源王屋山綿延的群山中,蘊藏了眾多史前密碼。
2010年10月初的一天,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勘探隊在王屋山下、小浪底岸邊的槐疙瘩嶺一個山坡上,挖出了一塊紫紅色的堅硬巖石。勘探隊員將外層巖石剝離,發現這是一塊拇指大小的椎體化石。
隨著挖掘的深入,一件件化石出土,塊頭也越來越大。
參與挖掘的技術人員曾純軍說,分子是互相滲透的,動物骨骼被掩埋上億年,骨骼化石已經與周圍的巖石互相滲透,“骨肉相連”了。不僅原本該為白色的骨骼化石,被“染”成了巖石同樣的紫紅色,巖石和化石也已融為一體。如果要挖出化石,就必須將包裹著化石的巖石一同打包挖出。
為了保護化石,技術人員挖出來的化石塊,外層都用粘有石膏的麻袋片“打包”,再編號,標出原有位置,最后運回實驗室進行修復。
進入11月份后,天氣轉冷,12月初,山上飛起雪花。挖掘工作不得不告一段落。2011年10月,勘探隊再次來到這里,又進行了兩個月的挖掘,收獲頗豐。
相關閱讀:
焦作市民種出稀罕南瓜 外形神似一位老人(圖)駐馬店農戶種出“超級”芝麻 高三米蒴果59層開封村民家中驚現兩米深坑 村民猜測下有古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