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油怪杰、60年代世界首富保羅·蓋蒂(Paul Getty)曾說:“一個不愛好藝術的人,是一個沒有完全開化的人。”
在他看來,一個人只有真正熱愛藝術的人,才能稱得上是有教養的文明人。他對古典美術和雕塑頗下了一番工夫,并且還著有幾部美術史和理論的專著。
無論蓋蒂的觀點是否偏激,看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審美軟實力,就看當地的人是否尊重藝術,是否懂得欣賞藝術。
導演麥子曾說過,“這個時代追求的美,不單是一張臉,一副軀殼,而是內在的審美。像柏拉圖說的,美是理念。美比表象更高級,更高深莫測。”
如果給你一天時間,你會選擇如何在巴黎度過?
是獨自漫步在浪漫文藝的的塞納河左岸,還是登上蒙馬特高地俯瞰全巴黎?無論怎么選,眾多藝術愛好者一定不會錯過大名鼎鼎的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
1918年,莫奈決定把他象征和平的作品《睡蓮》捐贈給法國政府,成為橘園美術館的招牌展示品,希望為巴黎人帶來一處寧靜的港灣。
每個來到橘園一層、被工作弄得緊張不堪的神經,在看到莫奈的畫作后得到放松,就像水面一樣的平靜,人們猶如置身于花池的中央,在這里靜思默想。
這些莫奈留下的名副其實的藝術遺產,構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完美篇章。
橘園美術館一共有兩層,第一層有兩個展廳用來展示莫奈的作品。另外還有眾多印象派末期到二戰時期大師的作品,如塞尚、雷諾阿、畢加索、馬蒂斯、高更等人的作品。
畢加索成名前,也在蒙馬特高地的一間破木板屋居住過5年,從憂郁的“藍色時期”過渡到明朗的“粉紅時期”,并最終創立立體派,開現代藝術之先河。
在窮困潦倒的時期,他常去“狡兔酒吧”以畫賒酒,到1911年離開蒙馬特時,他已名聲在外,受到追捧。
半個世紀以后,畢加索在狡兔酒吧用來換酒喝的一幅畫,在蘇富比(Sotheby's)拍賣現場以4000多萬美金出手成交。
那一年(1956年7月),中國的張大千、徐悲鴻等大師也曾來過巴黎,前者還拜訪了畢加索。
張大千后來回憶,畢加索盛贊了東方的繪畫藝術:“談到世界藝術,第一是中國,第二是日本,第三是黑人。”
張大千與畢加索
曾經也有人盛情相邀畢加索來中國,卻被他風趣拒絕了,“我不敢去你們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
畢加索說,若把中國的藝術比作面包,那么歐洲的藝術的不過是面包屑罷了。
雖然有些過分夸張,但傳承幾千年的中國畫純然有味、精妙絕倫。
齊白石的蝦
畢加索那一代的很多西方藝術家,都喜歡從東方的繪畫藝術中吸取靈感,比如中國山水畫、日本浮世繪,而日式文化許多也來源于中國。
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鄭板橋的竹……一個個出神入化,活靈活現,無疑是是世界文化的瑰寶。
鄭板橋《墨竹》
想一次性看遍東西方的世界名畫?
我們以四季為線索,從海量藝術作品中精選了52張杰作,匯集成這套「人生四季」。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聯合全球知名博物館正版授權
甄選四大洲藝術經典及遺珠
涵蓋不同時期的藝術流派
梵高,透納,雷諾阿,修拉
盧梭,高更,趙佶,米芾
……
印象派,納比派,抽象主義
巴比松派,浮世繪,中國山水畫
……
工作與城市,隔絕了我們對自然微妙變化的感知。但生活,正是四季的周而復始。
一年52次,一周一換,在世界名作中感受人生四季,生命流轉,皆在畫中。
現在你可以把不同時空的地球風景,不同藝術家畫筆下的人生感受,一次性帶回家,身臨其境來一次世界博物館漫游!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自然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
2020年年初,因為疫情我們被「困」在故鄉山里。
在日落月升、散步爬山的慢節奏中。我們發現,山、樹、流云、光線,每天都不同。換句話說,我們重新感受到了四季。
我們想,這種感悟,值得用一個產品表達,傳遞給更多人。
用一點儀式感,標記人生四季。這是一個提醒你「珍惜感受」的產品。
藝術史專家審定,「人生四季」選畫不僅兼顧時間、地理、流派,且既有經典,也有遺珠!
對一些名家,我們選入了大眾不熟悉的作品,給你不同于市面常規選擇的獨特體驗。
正面高清大畫幅,
欣賞畫作細節,感受藝術之美;
反面簡明解讀藝術家的創作背景、
藝術流派、歷史脈絡等,
每一面,都是技術活。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我們發明了一個「裝飾畫裝置」,收納盒子即畫框!
我們的盒子剛好可以平穩直立在桌面,你也可以選擇懸掛畫框,或張貼畫芯,隨時隨地打造你的「私人美術館」。
藝術教授,畫家,廣告人,策展人,導演等近百位各界創意人,專程誠意撰文推薦!
?點擊小程序即可購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