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牙疼經歷的人都知道,牙痛起來真要命!!
而牙疼的特點是靜止痛明顯,夜間發生較多,這時,自己想辦法緩解是必不可少的辦法。
齲齒、感染、牙周炎、牙髓炎等等等病癥,以及藥物、冷熱刺激等因素都可以導致牙疼。
中醫認為齒為骨之余、齒齦部位為陽明大腸經及胃經所過。
所以牙疼與腎虛髓虧、胃火上熾、外感風寒及風熱之邪有關。
故而中醫治療牙疼的原則是清火消腫、熄風止痛等。
操作步驟
按揉下關穴
(顴弓下緣凹陷中,合口有孔,張口即閉):以中指羅紋面按揉100次。
中指羅紋面按于患側穴位上作順時針方向的按揉,手法用力適中。局部有明顯的酸脹或酸痛感,并有輕度溫熱感。
按揉頰車穴
(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凹陷中,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以中指羅紋面按揉100次。
中指羅紋面按于患側穴位上作順時針方向的按揉,手法用力適中。局部有明顯的酸脹或酸痛感,并有輕度溫熱麻木感。
按揉阿是穴
(疼痛點):以食指羅紋面按揉100次。
在牙痛最明顯部位,用食指羅紋面或拇指偏鋒部進行按揉,手法用力由輕而重,逐漸誘導止痛。局部有酸脹或酸痛感,疼痛逐漸緩解,部分患者即刻止痛。
按揉合谷穴
(虎口,第二掌骨中點處):用拇指、食指對捏進行按揉,左右各100次。
拇指羅紋面按于穴位上,食指與拇指對捏,緊貼第二掌骨緣進行按揉,以增強感應。臨床一般以按揉對側合谷穴止痛為多(左側痛按右側,右側痛按左側),手法用力偏重。局部有明顯酸脹或酸痛感。
按揉面頰
按揉患側面頰部:用手大魚際肌按揉100次。
手大魚際肌部按于患側面頰部作順時針方向的按揉,按揉時帶動深層組織,手法由輕而重,逐漸誘導止痛。局部有酸脹感和麻木感、溫熱感、疼痛可逐漸緩解,部分患者既可止痛。
當然炎癥性牙痛仍需要以消炎為主,自我推拿只能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
文字 by 王保長
審稿 by 柯少
指導 by 范教授
圖片 by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