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生死輪回,從呼吸開始!
意識的宇宙,意識就是宇宙,意識就是一切,意識就是物質、能量、信息。那么呼吸的空氣是意識,呼吸的動作也是意識,呼吸也需要意念去調控。從而最終達到呼吸與意識融為一體,回歸一處——既然源于一處,就能歸于一處!
所以修行過程中呼吸是由粗到細的,念頭也是由粗到細的。
要降伏心,就要先降伏身,降伏身,則先降伏呼吸。
打坐的姿勢正確,呼吸就順暢,身體就越坐越輕松。當每一口氣都能沉入到丹田,呼吸到位,就會坐得越久。
身體的氣脈暢通與否,與坐姿有很大關系。姿勢不對氣脈就不通、呼吸就不順,上焦和中焦就容易出現問題。
意念集中、專注,呼吸自然、順暢,最后呼吸與意念合二為一,不知道念頭了,也不知道呼吸了,才能達到止觀,從而達到無我、空性,也才能最終入道。
過程概括如下:
一觀外物:比如觀香以使念頭專注;
二觀自身:比如觀身體的某個穴位或頭部如蓮花綻放;
三觀呼吸:腹式呼吸和數息等;
三觀念頭:看念頭來去,從而念念相續,滴水成線;
四空:身空、息空、心空、萬物空,達到萬物一體的境界?;麨榱?,融入虛空,從而擺脫生死輪回。
這就是由外到內,由身到心、由粗到細的過程。
只有前三步完成了、做到了,傳統向外的力量才會扭轉過來向內,最后達到內外一體。前三步(有為法)做到了,才能做到第四步(無為法)。修有為法是修無為法的基礎。
綜上,呼吸是最平常的,卻是最重要的,因為最平常的其實就是最重要的。正如道最平常,道無處不在,而道是最重要的。
對于萬物來說,水幾近于道;
對于人來說,呼吸幾近于道。
因為呼吸更多是本能、自性!
當呼吸與意念融為一體時,心與萬事萬物也融為了一體,個體就融入了整體。那么對萬事萬物就能清晰地感知。
心平如鏡,能照萬物。
一用即有,不用則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