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學生高考成績的好壞影響著學生的未來,但卻決定不了未來。高考給學生提供的是一個更高的平臺,一個更好的就業條件,當然如果一個學生考的大學越好,等他畢業之后這個條件就越優秀。特別是那些北大清華的畢業生,他們的競爭力在就業市場上是沒有其他人可以相比的。
但是是不是每個考進清華北大的學生都能擁有這樣的競爭力呢?我們只能說大多數是有的,因為從進入大學到大學畢業有四年的時間差,四年中學生在校的表現是是否能夠保持高考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高考成功卻敗在大學的人在現在的大學生中還是有很多的,曾經就有一個考生3入清華北大,卻被父母認為是一無是處。
張非的大名相信很多高考生都聽過,甚至把他當成自己學習的榜樣,的確在高考中,張非的成功是無人能否定的,他曾經三次考上清華北大,但是在大學中他的失敗也是有目共睹的,因為他被清華北大退學了三次。
張非出身于四川一個普通的家庭,2002年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就被復旦大學錄取了,要知道復旦大學在國內的排名是僅次于清華北大之后的。但是那時心高氣傲的張非卻認為只有清華北大才是自己理想的大學,從而選擇了復讀。家長和老師原本對于他這個決定無法理解,但是沒想到第二年高考張非真的考進了北大。
接連兩次高考,張非都表現出色,這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甚是光榮和欣慰的一件事,而且孩子最后還考上了北大,孩子一旦畢業前途肯定是無可限量的。在張非的父母看來,自己教育的重任的到了這么優秀的成果,身上的擔子也終于可以放下了。
然而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張非入學才一年時間,就被北大勸退,勸退的理由是掛科嚴重。原來張非在進入大學后因為時間自由,也沒有老師對學生嚴格管制,所以張非漸漸的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可自拔,以致期末考試時7門必修學科不及格。其實大學生掛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一個學生掛科7門,相信這是任何一所大學都不能接受的,更何況張非所在的還是學霸云集的北大。于是就這樣,張非再次成為了一名復讀生坐進了高中教室。
2005年,張非在緊張復習了一年后又參加了高考,這一次他表現依舊是那么的出色,最后被清華大學錄取。其實事情到這里其實還是很激勵人的,特別是對那些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學生來說,張非的成功可以讓他們知道即使成績再差,任何時候回頭都不算晚。不過張非的大學雖然再次考上了,但是事情似乎遠遠沒有結束。
在進入清華大學之后,他努力的克制住自己,但是沒想到最終還是還是失敗了,這一次他以同樣掛科嚴重的理由被清華大學退學。原本一個前途明亮的未來就因為自己的不自覺而一次次宣告失敗,可以說張非當初考上這些名校時的榮譽有多大,現在丟的臉就有多大,張非的父母甚至氣急敗壞的罵兒子除了考試以外根本一無是處。
雖然現實是這么的難堪,但是深思熟慮后的張非和父母認為復讀還是有必要的,于是2007年張非第四次走進了高考,這一次他為自己改了名叫張空谷,再次被清華大學錄取。為了能讓張非順利的讀完大學,張非的父母也跟著他來到了北京,即使學校沒有管束孩子的條件,那么他們就自己管束,直到他拿到畢業證為止。
其實從這幾次高考我們不難看出張非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但是這幾次的退學也足以見得張非是一個多么缺乏自律性的孩子。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單單只在成績上要求孩子壓迫孩子,更需要在生活態度上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盡早學會獨立。
以上就是“最任性的學霸:“3入”清華北大被勸退,改了個名又考進清華!”的全部內容,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