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好評如潮。
該劇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機緣巧合成為一家人,之后彼此扶持,逐漸治愈內心的故事。
而這三個孩子中,子秋格外讓人心疼,因為小小年紀的他太過懂事了。
第一次去面館時,因為玩了一下尖尖的小青蛙就被尖尖欺負,可他卻主動道歉說自己不該拿妹妹的玩具;
看電視的時候明明想笑卻憋著不敢笑出聲,想吃西瓜的時候也不敢主動去拿;
明明喜歡吃糖醋排骨,卻說自己不愛吃肉,喜歡吃青菜,只因為妹妹喜歡吃肉,要留給妹妹;
…………
他總是犧牲自己討好他人,表面風平浪靜,其實背后的壓抑只有自己知道。
受了委屈自己一個人偷偷哭泣,想見媽媽也不說,自己一個人悶在心里難過。
那些小時候太過懂事的人,其實大多并不幸福。
01
知乎上有人問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小時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后心理問題越多。”
其中有個高贊的回答是這樣說的:“因為太懂事的人為了適應別人,取悅別人,長久的壓抑自我的真實心情和感受。
想哭不敢哭,想笑不敢笑。
永遠不敢表達真實的自我,長此以往,心里積壓的東西越來越多,慢慢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
之前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婦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一直聽話乖巧是家人心目中的好孩子。
她會把自己心愛的玩具送給親戚的孩子玩;會把喜歡的冰淇淋讓給妹妹吃;會幫忙父母做家務;
可小女兒就不一樣了,調皮搗蛋,任性妄為,做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性子來,從來不懂得謙讓,還經常欺負同學……把父母氣得肝疼是常有的事。
多年以后,兩位女兒都長大了過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大女兒還是和以前一樣,不會拒絕別人,害怕和人起爭執,特別在意他人的看法,工作中也特別害怕得罪人。
每天活得很累也很痛苦,完全不懂得和人建立正常的關系。
反觀小女兒,性格強勢,雖然吃過很多苦,走過很多彎路,但是活得很快樂,后來在自己的領域也小有成就。
不同的個性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長大后才發現,懂事的孩子過得一點都不快樂,童年時期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長期的壓抑自我,變得自卑敏感,最終導致成年后,生活痛苦不堪,催生出很多的心理問題。
02
前年,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就讀于泰興中學的高一男生宋成,在一次晚自習逃課,偷錢想去上網,在偷錢過程中被發現了,于是殺人滅口,畏罪潛逃。
最終在29歲的時候被捕入獄,震驚眾人,在老師眼中,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父母印象中他從不頂嘴。
優等生和殺人犯聯系在一起,讓人不敢相信。
原來,宋成的父親對他的管教非常嚴格,嚴格控制外出時間,禁止看閑書,犯了錯要罰跪。父母要求他好好學習,好好聽講,成績要好,而宋成也習慣性聽從父母的安排……
但其實內心一直很壓抑,害怕犯錯,所以當偷竊被發現時想的也是被父親發現該怎么辦,于是就殺人滅口了。
一念地獄,宋成進入了深淵。
《解憂雜貨鋪》中說過:人的心聲是不能無視的。
長期壓抑自己的人,往往容易出問題。
去年熱播劇《小歡喜》中的英子同樣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乖孩子,一切都按照媽媽的安排去做。
但其實英子一直過得很壓抑,總想逃離媽媽的掌控,最后在得知志愿書被改,無法逃離后精神崩潰,差點跳橋自殺。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后普遍心理問題較多。
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愿、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痛苦。
久而久之他們已經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了,一切行為都只是為了討好他人。
當壓抑到一定程度后,他們就會突然爆發,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對于孩子來說,有的時候太懂事,真的是一件壞事。
03
人們最快樂的事應該就是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勇敢做自己了吧。
王菲的女兒竇靖童就是一個十分叛逆的女孩。
她平時一身中性打扮,小小年紀就紋身、早戀、退學,還經常各種奇裝異服,種種行為常常引人熱議。
但是她從來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依舊特立獨行,勇敢做自己。
雖然叛逆,但也不妨礙她成為一個十分優秀的人。
她從小就展現了極高的音樂天分,而且一直在精進,“整個華語樂壇都在等她長大”都成了一個口號。
首發單曲市場反應都非常不錯,很多人都給予了其極高的贊譽。
因為她雖然叛逆,但是獨立,有主見,在大多數人還很迷茫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將來想干什么。并且一直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著。
其實那些叛逆的人往往活得更真實,更快樂。
同學李明從小就被別人稱為“野孩子”,
覺得上學太沉悶,就會逃課;
時不時還和班上同學吵架打架,被請家長是常有的事;
考試考差了還自己模仿父母的簽名糊弄老師;
一直調皮搗蛋,讓老師頭疼,讓父母焦心。
但是多年以后再見,他并沒有過得很差,相反,他已經和小時候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的他成熟穩重,不再像以前那么調皮。
但不變的是他依舊自信灑脫,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業,不受他人束縛。
有一句話說得好:順從自己的內心而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為什么那些不懂事的孩子長大后往往過得更幸福,因為他們都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在生活。
04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那個階段該有的心境,
愛玩,愛鬧本就是孩子的天性,但隨著年齡的成長,閱歷的增加,他們會逐漸成熟,慢慢懂事。
這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如果父母強行讓孩子在不該懂事的年紀懂事的話,只會適得其反,滋生很多問題。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更要明白:真正的快樂是做自己,每個人都要有即使被討厭,還是要做自己的勇氣。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遵從自己內心的人才會過得更快樂。愿我們每個人只懂該懂的事。
作者簡介:七夜 看人生起伏,寫人生百態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編者刪除
點一下在看,就多了一份被看見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