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在過去的一年里,對于孩子的教育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焦慮。有些焦慮來自自身,有些焦慮來自于周圍的環境。名校、課外班、留學、霧霾......到底是什么影響著孩子們的人生?在新的一年,我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許給孩子們的一個光明的未來?
其實,孩子們在父母身邊感受到的最真切和細微的幸福,比如父母的愛、樂觀的態度、充分的運動,這些“小確幸”,比起外在的條件,對他們的成長也許更為重要。大伙們可以看看下面這11幅圖,也許會有一些啟發。
孩子的幸福力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孩子3歲前,在安全感的給予方面,媽媽比爸爸重要。
當孩子4-5歲的時候,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特別需要得到肯定、贊美和認同。在這點上父親比母親更重要,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亦如此。
快樂是可以傳染的,焦慮、壞脾氣、怨氣也同樣會傳染給孩子!
樂觀的孩子不是沒有經歷過苦難,就像傅園慧微博里說的一樣,不走過地獄,看不見天堂!
但她卻依然保持樂觀的心態。讓看到她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慢慢的正能量和暖心的笑意。而她自己活得也瀟灑快樂。
盲目夸獎出來的孩子,骨子里是自卑的,表面上自信,經不起挫折和打擊,會極其在意別人的目光。
而注重過程的孩子,做事時能全力以赴,失敗時能坦然接受,還能有再次迎接挑戰的勇氣!
不是所有的教育方法都能生搬硬套在自己孩子身上。媽媽們要先育己,然后內化成適合自家孩子的引導方法,方才是真正的育兒。
有時候我們那些自以為是的犧牲,孩子或許并不需要。
有時候我們那些杞人憂天的擔憂,對孩子來說根本是徒勞。
這個世界上,令孩子最害怕、最恐懼的事情莫過于:兩個自己最愛的人冷眼相對,肆意辱罵對方。
不要給予孩子過多的控制,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心理學研究亦表明:分享能給人帶來無盡的快樂。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真正屬于孩子的那些時間,才是激發他的想象力,創造力的最佳時期。
運動不僅能增強人的體質,還能強大人的內心,一個快樂的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容易事半功倍!
文章來源 | "我們仨(微信ID:qinlingyewei521)"公號,如有轉載必須注明詳細版權,否則必究其責任!小編繼續為大家整理幼升小的相關信息,更多幼升小入學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教育政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