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鏡注
[清] 濟一子 注
漢崔公希范著《金丹真決》名《入藥鏡》,藥之名自此始。何以不曰丹而曰藥?丹者神化之道,藥乃治病之方。人自幼至老,莫不有疾,但不自覺耳。必先補足殘軀,令五臟六腑四肢,骨髓充盈、氣血完固,乃行煉精化氣之功以筑基。基成無漏,乃可煉已還丹而證圣。
藥者,后天中之先天;丹者,先天中之先天,均之炁耳。此炁乃元始祖炁,先天至精、至靈、至圣。《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此是也。入門從此,則知不死之藥,不在海上。證圣之丹,即在人間。鑄此鏡以照人,須眉畢現,易見而易知矣。
先天炁,后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先天炁即隱于后天氣之中,此龍虎之真精,至虛、至無、至靈、至妙。得此二氣,謂之得藥。得藥有景,昏沉似醉,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融融若春矣。日常,則每如此,非一次也。
日有合,月有合,窮戊己,定庚甲。
《經》曰:“月本無光借日光。”《契》曰:“晦朔之間合符行中,此天之日月。”人身亦有日月,光明圓缺不異于天,當知其有合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相摩相蕩萬古常新,學道者其效之似之。
戊土為精,己土正性,推情合性,金木乃并,斯理難窮,當究其極。庚金甲木,先定其位。甲木青龍,庚金白虎,心火朱雀,腎水玄武,象列四隅,中央是土。丹乃五行之氣結成,當知東位龍從火出,西位虎向水生,金水同宮、木火為侶之義,盡于此矣。
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
烏鵲填橋,架空飛度,乃牛郎織女相會之所。道通明陽,亦如牛女,不有斯橋,終成間隔。上鵲橋者天梯也,下鵲橋者河筏也。上橋為斗極之運用,配陰陽,符水火之具也。下橋為天河水逆流,人身之銀河,捧圣之用也。上通天關,下徹地底,星見于天,潮涌于地,造化現形,中存妙理。法天象地,無乎不至。
起巽風,運坤火,人黃房,成至寶。
陳希夷曰:“攸爾火輪煎地軸,愕然神奮出山顛,吹起巽風,逼動坤火,極力猛煉,方得鉛金出。鉛借火上升,當時只見有火,不見其藥,藥在火中,此即坎中之真陽,補還離中之真陰。三車搬運,逆上泥九,注入黃房,結就神室金胎,成無價之寶矣。”
水怕干,火怕寒,差毫發,不成丹。
干寒二字,謂太過不及。性水情火,要時刻調勻,務求恰當。藥有老嫩,火有文武,毫發差殊不作丹。又曰,工夫毫發不容差,慎之至也。差義云,何時不真正,火不合法,當降而升,當升而降,水溢而濫,火燥而炎,琴瑟之調不得和平。更有差之大者,煉心不死,神馳意散,行之無功,雖得真炁,無元神以宰之,又不止于干寒,必將敗乃事矣。
鉛龍升,汞虎降,驅二物,勿縱放。
火龍為汞,水虎為鉛。今曰鉛龍,是指坎中一點真陽而言也。曰汞虎,是指離中一點真陰而言也。龍從上降,虎自下升,今曰龍升,是抽坎中之陽鉛,木龍載之而上浮。今曰虎降,是補離中之陰汞,金虎隨之而下降。武火抽鉛,文火添汞,擒龍制虎,使不猖狂。驅二物者惟心也,心無一刻不攢,神無一刻不注。設或不謹,縱龍入澗,放虎歸山,其傷實多,必降伏之有素,乃受驅使,產神藥矣。《悟真》曰:兩手捉來合死斗,化成一塊紫金霜。
產在坤,種在乾,但至誠,法自然。
《無根樹》曰:產在坤方,坤是人。坤者,乾之匹也。乾為鼎,坤為爐,爐產藥,鼎煉烹。乾陽,坤陰,陽施陰受順也。今乃受坤之施,返而種之于乾,豈非逆乎?不天地否,而地天泰之見矣。然此特外形之顛倒,概自陰陽始交,乾之真陽入于坤而成坎,坤之真陰入于乾而成離,故曰“陽雖女體男兒體,男本陽身女子身”,此為內形之顛倒。造化之根,動靜之始,錯綜變化,自此起矣。道之發端,真火逼逐,出坤而過乾,此為武火;野戰須防危險,入鼎溫烹,但法天地自然,此為文火。守城端在敬畏,法自然者,我無為而造化自然有為,但至誠無息耳。
盜天地,奪造化,攢五行,會八卦。
斯道竊天地之至精,奪乾坤之造化,效法天地,把握陰陽,攢簇五行,會合八卦,非遇真師,將何法以盜奪之耶。曰盜,必其不知。曰奪,必非順與。盜奪功成,攢簇不謬。丹鼎既全,百神會合,土釜封固,日煉時烹,潛符默運,息息歸根,換盡陰濁,變為純陽,即圣軀矣。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汞不老。
曰真則非比象矣,離中一點真液,乃真水也;坎中一點真陽,乃真火也。水火分途,何從而得其交哉,此際須仗黃婆勾引,真土擒制。三昧真火,必從挑撥而炎,與性水合而為一,則離汞之身,可返老而長生矣。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驗。
先天之水火,相依為用。后天之水火,相激成仇。流下炎上,乃五行自然之性。當人身中亦有水火,有形可見,有色可睹,神工運火,堪以自驗。豈空談其理,虛擬其象之可比哉。
是性命,非神氣,水鄉鉛,只一味。
思慮之神,呼吸之氣,后天之凡氣也。性是元神,命是元氣。先天之元神元炁,乃為道炁。若只言神氣,則非先天至真之精,至妙之寶,小之乎言性命矣。
鉛中含銀為白虎,砂中有汞為青龍。五行順,則母生子,故曰金生水。丹道逆。為兒產母,故曰水生金,此鉛出水鄉之義。然鉛字至精,說不能盡,即如凡世間之黑鉛,亦是感太陰之氣,為先天玄水之精,所以能煉外丹。此乃人身中之鉛,鉛產于水,而成于火,成仙證圣,只此一味,便是大道之根,陰陽之祖。人能坎底尋鉛,離中得汞,修丹之能事畢矣。
歸根竅,復命關,貫尾閭,通泥丸。
人身之空竅有九,關隘有三,自尾閭、夾脊、玉枕,上至泥丸腦頂,此為后上之三關。藏神于心,藏氣于身,則命復而根歸矣。一如草木之收頭,效之則必通任督,運河車,金液玉液當知,陰蹺陽蹺不謬。窮九關而徹底,升二氣于泥丸。泥丸者,髓海也,補腦之功,精勤無間。根歸命復,不死之道矣。
金浦三車奪圣機,沖開九竅過曹溪,迢迢運入昆侖頂,萬道霞光射紫微。
真囊龠,真鼎爐,無中有,有中無。
鼎爐妙用。非囊龠不為功。囊者虛器也,妙也。龠者其管也,竅也。冬夏二至,一歲之呼吸也。弦望晦朔,一月之呼吸也。一日之呼吸在晝夜。一息之呼吸在延遲。
易曰:“一闔一閉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性為無中之真有,命為有中之真無。有無互入,神氣始交,神凝氣結,斯為圣胎。
托黃婆,媒姹女,輕輕運。默默舉。
黃婆者,中央意土,即戊己也。姹女者,宅中之女。交會之際,必托黃婆媒合,以通姹女之情。戊己土中,藏有真火,逼動鉛金,火力熾盛,金來歸性,入南宮矣。然后,輕抽默掣,后升前降,下重樓,歸丹府,封因而溫養之。
陳泥丸曰:“神符默運三關徹,鉛赴黃河入大羅。”
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
自子至巳為六陽,自午至亥為六陰。此言煉一日之道,結一日之丹。幾十二辰中,不必刻定從子起。但我意欲行便行,勤勤采煉,積累易成。此是指丹士用功不掇,非指十二時辰須認子也。
飲刀圭,窺天巧,辨朔望,知昏曉。
刀圭,猶言刀頭圭角,微末不多之謂。飲,服也。《抱樸子》曰:服元氣者,亦不多服也。服之則靈寶在身,天巧自然。所謂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
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朝屯暮蒙。晦朔為采取之期,屯蒙為運用之候。
識浮沉,明主客,要聚會,莫間隔。
金沉木浮,鉛沉銀浮。銀何以浮,氣也。性為我之真主,鉛從外至,汞自內迎。饒他為主我為賓,藉彼陽鉛運轉,收盡一身陰汞。陰陽配合.常要聚會,勿使間隔,日煉時烹,交媾處,產金蓮。
采藥時,調火功,受氣言,防成兇。
有藥有火,無火無藥,火從藥生,藥因火有,《契》曰:“朱雀為火精,執平調勝負。”調之使水火均平,無有偏勝。究竟藥是氣,火亦是氣,受此氣者,齊天大福,吉祥止止之事。防成者,必遭兇禍,指爐殘鼎敗也。
火候足,莫傷丹,天地靈,造化慳。
周天功成,便當止火。若持盈未已,無益于盈,必且有損,所以有不知止足必傾危之戒。何由知其足,蓋有止火之景也。此天地之靈丹,人身之至寶,造化之所吝惜而不輕予者也。得之者抱玉懷珠,則時刻當護借而不忘矣。
初結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
未結胎之前,煉精化氣。填平缺陷,謂之筑基。還丹之后,結為圣胎。煉氣化神,謂之成圣。初二兩關,神注金胎,心攢命蒂。十月胎圓,瓜熟蒂落,脫胎而出,神透泥丸,氣沖天門。再行乳哺,功滿化虛,乘紫霧,駕飛龍矣。
四正者,子午卯酉之宮。既曰脫胎,則四正之官,無所用之矣,或曰乳哺不用乎。一朝功滿人不知,四面皆成夜光闕。
密密行,句句應。
仙者,人所愛慕,萬萬不可得者。秦皇漢武,天子之尊,求之而不得。《易》曰:“機事不密則害成。”《黃鶴賦》曰:“擇善地,慎事之機密。”古有明戒,宜敬遵勿妄。果能慎嚴密,則自得氣得藥,還丹溫養。以至于成。
文共八十二句,無一不驗矣。
呂祖沁園春注
[清] 濟一子 注
七(河圖,七乃火之成數)返(去而復來,回旋也)還(還其所固有,自先天失落,今乃自外而還于內,自彼而還于我)丹(丹乃烏兔之精結成,故其字象形,配合日月),在人(言不在他物,而專在用人。《指玄篇》曰:“人須人度超凡世)先須煉己(起手先須煉己,己者我之真土也。有己必有彼,戊者彼之真土也,合二土而為煉曰圭)待時(待者候也,待其時之來,待其信之至,此時即活子時,時而曰活,非日中之十二辰矣。時者千金一刻,造化在此,神工在此。時之義,大矣哉)。正一陽(天地之冬至,一陽起于九地之下,蓋陰極也。陰極則陽生)初動(此太極一動,人身亦猶是也,自生身以來,第一次初動,謂之元鼎,此一動即是活子時),中宵(中宵半夜也,亥將盡而未盡,子欲來而未來,中間夾縫,界乎亥子之間。所謂亥子中間得最真是也)漏永(漏永者,工徹晝夜,無時或止也),溫溫(火氣溫溫也)鉛鼎(產鉛之鼎,溫鉛之爐也),光透(此氣至,耀金光。《無根樹》曰:“鉛鼎溫溫寶現光”,又曰:“金精旺,耀眼花”,呂祖曰:“鉛光發現三日前”,《道情歌》曰:“電光灼處尋真種”)簾帷(簾帷者,閉目內視,有張幕垂簾之象。透簾帷者,光自外來,真陽之到,有形可睹也),造化(即真陽金精)爭馳(交相戰也,蓋陽欲為主,初至而尚稚,陰欲退去,急切而未能,有如兵民相見也),龍虎交會(龍雌虎雄,不交不成造化。二物相會,寶體生金),進火工夫(工夫全在進火不差時刻)牛斗危(斗樞也,旋轉而指,牛女對待也。此假三星為言,以明鵲橋上大有危險,教人當刻刻提防,稍一不慎,墮厥前修矣,敬之哉)。曲江上(曲江水名,喻坎水也。曰上者,高出于曲江矣),見月華瑩凈(名丹經皆言親眼見來,昧者皆揣為自身積貯之金光,再不知月現于西,見之自東,其光華瑩凈皎潔,亦如太陰一般圓缺。諸經言月甚多,人不之覺。《悟真》曰:“月才天際半輪明,早有龍吟虎嘯聲。”天上之月,與人身之龍虎,有何交涉,請一致思),有個烏飛(至無之中,煉出至有。見金烏飛入廣寒闕,太陽移在月明中。金烏為陽中之真陰,玉免乃陰中之真陽也),當時(猶言當下,即刻也)自飲刀圭(曰自,便非他人。刀圭,微末也。自飲者,吸服也。自飲刀圭,親嘗此藥也)。又誰信(奇事無人肯信),無中養就兒(本來清靜虛空之體,從無中生出有來,如婦人懷胎,神攢氣結而丹成矣,玄文至此一束)。辨水源清濁(上文已完,此下再補前說之末備。天一生水之源是金,清濁即判,金水分形,須要辨之真、審之確,乃為不誤大事),木金間隔(東方甲木與西方庚金,相隔甚遠。或因資財間隔,或因人地間隔),不因師指,此事難知(自古至今,圣圣相傳,口口相付。非積思可悟,非猜想可得。蓋其文深旨遠,天地雖大,海宇雖寬,必有繼道統之人,但因緣不遇耳。白玉蟾萬里求師,有志者果能效之,雖難知而不難矣)。道要玄微,天機深遠(道之樞要,盡精致微。天機秘密,深遠難露),下手速修猶太遲(今日即起手速修尚覺不早,何也,修短莫測也)。蓬萊路,仗三千行滿,獨步云歸(海上有蓬萊山,真人仙子所居,成真者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功成行滿去朝天,穩駕瓊輿鳳葷)。
康節邵子詩注
[清] 濟一子 注
昔真源陳摶以道授洛陽種放,放授汝陽穆修,修授青社李之才,之才授邵堯夫。堯夫名雍,謚康節,河南人,初學于之才,之才曰:“君非跡簡策者,其如物理之學何”既學矣,則又曰:“不有性命之學乎!”雍再拜受教。記稱雍智慮絕人,遇事前知,程子謂其內圣外王之學。圖書象數變通之妙,秦漢以來未有知者,獨雍得其傳。
耳目聰明男子身
耳聰目明,五官周正,較之聾聵,罪福別矣。天生萬物,余得為人,且不為女而為男,亦云幸矣。英雄志量,湖海胸襟,為圣賢,成仙佛,期無負此七尺之軀而已。
鴻鈞賦與不為貧
鴻鈞,天也。天賦之命,人稟之性,無少虧欠;天能厄我貧賤壽夭之命,不能厄我為圣為賢之心。賦身之良,萬物皆備,豈為貧哉。
因探月窟方知物
探者,采也。月窟,即下文之姤卦。物者,即所謂恍惚中有物之物。方知者,言從前不知,茲因得決歸來,依法采取、乃知此物深藏月窟之中。此物者何物?莊周“北溟之魚”,老子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也。重陽祖曰:“時至而氣自化,靜極而機自發”,靜定極中,至有動處,即是先天造化,忽有一物,或明或隱,不內不外,此是大藥始萌,才有朕兆。
未躡天根豈識人
躡,取也。天根,即下文之復卦。人者,既杳杳冥冥中之真精,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生仙佛之根也。言從前未遇師傳,不知有此天根, 豈能知此躡之之法, 又豈能識此生人之妙乎?探月窟而知造化之根源,躡天根而識生人之所以。此一聯從后溯前,是實證之語。
乾遇巽時觀月窟
乾遇巽,姤也,夏至也。其象為月窟,一陰起于五陽之下,下弦之象也。觀者,以眼觀之,即《陰符經》“觀天之道”之觀,此觀字惟范宜賓《陰符玄解》最為透徹。
地逢雷復見天根
地逢雷,復也,冬至也。其象為天根,一陽起于五陰之下,上弦之象也。見者,以眼見之。所謂天根名,天地之根源,五行之宗祖。觀之有時,見之有處,藥產神知,機動籟鳴,時哉不可失。此一聯是法則。
天根月窟閑來往
天根月窟,竅妙是也。能知此妙,便知此竅。經曰:“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來往者,呼吸也。日往則月來,暑往則寒來;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歲成。來往于何時?子午之候也。來往于何處?卯酉之門也。經曰:“斗極建四時,八節無不順。斗極實兀然,魁杓自移動。只要兩眼繳,上下交相送。須去靜中行,莫向忙里送。復姤自茲能運用,全丹誰道不成功。”此一句是工夫。
三十六宮都是春
經曰:“三十六宮翻卦象,千金不與俗人評。”骨節三百六十,毛孔八萬三千,無不融和周遍。又曰:“癢生毛竅,萬孔皆春,精神如浴之方起,酥暢如交媾之甜美,日日與君花下醉,更嫌何處不風流。”此一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