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即財富智商,是繼智商、情商后逐漸興起的一個時髦的詞匯,最初是由《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提出,后被越來越多的接受。
那么,財商究竟是什么呢?
所謂的財商,按照大多數的人理解,就是一個人認識金錢與駕馭金錢的能力。
對于二十多歲的你來說,如何提高自己的財商呢?
那么,就先從下面五件事情開始吧?
1.對金錢有正確的認知
既然知道了,財商是對金錢的認知與駕馭,那么,我們對金錢應該有正確的認識。金錢不是萬惡的,萬惡的是人性,錢在不同的人手中能夠發揮不同的功效。
有句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金錢的支持,即使是你在享受詩和遠方,也有人替你承受著眼前的茍且。
錢能買到很多我們喜歡的東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成為金錢的奴隸。年輕的時候,我們沒有多少錢,我們努力賺錢為了更好地生活。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成為金錢的俘虜,我們時刻記住,把金錢當做一個工具,一個讓我們生活的更加美好的方式。
我們喜歡錢,但是喜歡的有道理。
推薦書單:《做有錢的自己》《巴比倫最富有的人》
2.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
經常有人抱怨說,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沒有錢理啥財?
我想,這種看法完全陷入了理財的誤區,理財不是一個有門檻的事情,即便是你現在月光族,也可以通過學習,培養一些理財的習慣與竅門,讓自己不再月光。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可能剛剛走出校門,走向職場,工資不是太多,花錢的地方卻有不少,房租、交通、通訊、吃飯、衣服、化妝品等各個方面,哪一樣都離不開金錢的支撐。
在工作之余,可以通過讀書、與人交流等多種方式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比如閱讀小狗錢錢、富爸爸窮爸爸等啟蒙讀物,慢慢了解投資理財當中的現金流、負債,開發自己的理財潛能,不斷提高自己在理財方面的知識積累。
推薦書單:《小狗錢錢》《富爸爸窮爸爸》 《鄰家的百萬富翁》
微信公眾號:簡七理財、越女讀財、菜鳥理財
3.培養良好的投資理財習慣
理財知識的積累很重要,做好主題閱讀,不斷進階投資理財的學習,同時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
習慣的養成依賴于刻意的訓練,刻意的訓練得益于不斷的重復,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嘗試著逼自己一把。有時候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對你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比如說早起、健身等。
而對于投資理財,很多小習慣也會在你的理財,提高財商的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說記賬、預算、總結反思的習慣等。
很多人學習理財都是從記賬開始的,通過記錄自己的生活開支,讓我們明白自己的收支結構、消費習慣,然后在分析賬單的基礎上,讓自己的消費結構趨于合理,形成合理的消費習慣。
除了記賬,堅持預算、堅持定期檢視財務狀況、規劃財富等,都是很好的生活習慣,這個階段,逐漸培養起自己對理財的興趣與習慣,并堅持下去。
推薦書單:《買基金為自己加薪》《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4.逐漸改變定向思維,學會獨立思考
定向思維,像一個惡魔一樣,阻擋著我們前進的道路。
之前,參加一個活動,一個上市公司的董秘說,千萬不要購買股票,風險很大。對于一個不懂股票的人來說,入市確實風險巨大,可是對于一個擁有二十年經驗的老股民來說,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
為什么,我們會覺得股市風險大,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形成了定向思維,我們對他的抗拒來源于,周圍的各種各樣的負面信息,更來源于對股市的未知的恐懼。其實,不光是在股市,很多方面存在著定向思維,制約著我們的思維。
比如到P2P就是騙子、到民間借貸就是高利貸、聽到創業就是不靠譜、聽到國企就是高大上……似乎我們中了定向思維的毒草。
無論是投資理財,還是生活中的方方面,我都將會覺得要學會獨立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也許你就有可能會有新的發現,逐漸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遠比從眾盲從重要得多。
推薦書單:《拆掉思維的墻》《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5.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接觸理財產品
投資理財就像是做實驗一樣,書本上理論說的天花亂墜,也不如自己實際去操作。
在我們學習投資理財的路上,除了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向別人請教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階段與興趣,適當接觸低風險的投資產品。
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等,一點一點的去接觸,這樣我們就可以將自己積累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讓自己真正在實踐中成長。
正如吳曉波所說,我們對未來的信心,源于對自己的信心。
推薦書單:《解讀基金》《手把手教你讀財報》
文/張一梵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