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商業活動異常復雜,發展速度超乎想象。“無資本,不企業”無論哪個行業的初創企業,都需要在資本的加持下,才能獲得生存權和突破性成長。已經不能延續工業時代的傳統思維,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地慢慢發展,時代不等你、機會不等你、時間不等你,一切都要在最短時間內做到極致,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科技推動商業進步的必然要求。
市值過2萬億的世界電商巨頭亞馬遜的發展史就是資本的成長史。創始人貝佐斯1995年從J.P摩根離職創辦亞馬遜。因為貝佐斯本人的職業經歷讓亞馬遜有了與生俱來的資本運作基因,其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就是成立僅僅兩年的亞馬遜,在1997年就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融資規模達到4億美元,這時的亞馬遜還是成立僅僅2年的一家非常小的初創公司。
企業的融資活動必須與投資人一樣的資本思維,如果不能站在投資人的角度看待融資,那么融資就很難成功。融資成功想要知道投資人和資本有哪些重要的思維?
第一、他們認為企業值錢比賺錢更重要,賺錢比資產更重要;
第二、公司值錢比產品值錢更重要;
第三、企業能掌控花錢的能力比融資的能力更重要,有資金未必能做大;
第四、企業在最好的時候去融資,而不是缺錢的時候去融資,記住資本永遠只會錦上添花,它不會雪中送炭;
第五、企業要盡量輕資產運作,因為只有輕資產才能夠高速發展,才能獲得資本的青睞。
第六、企業創始人及團隊一定要具備資本運營思維,能夠洞察公司在不同發展階段引入資本的時機,掌控公司發展的主動權。
實際上,融資談判中估值對于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融資說到底最后就是一個市場交易行為。就拿首輪融資來講,企業算出本輪融資需要的資金額,也就是說企業先算出自己需要多少錢,然后 一般首輪融資出讓的股權一般是15%~20%這個區間內,然后用算出來需要的資金額除以股權出讓比例就是估值。
但最終成交的價格可能還取決于企業的項目在市場上受歡迎的程度,如果大家都不感興趣,企業也只能繼續再降價,如果項目受歡迎,就可以漲價。需要提醒一點,融資金額最好留一點余量是有好處的,首先,賬上有錢心里不慌,其次,多留一些試錯余量,不要不敢花錢去嘗試。
融資的第一步就是先寫好商業計劃書BP,這是一個基礎的工作,同時又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情。BP的核心作用就是敲開投資者的大門,一般的投資經理、VP或者合伙人要看幾十份上百份的BP,所以一個常規的能讓投資人看的BP最好是不要超過10頁的PPT,每一頁上面不要字太多,不要解釋很多技術細節,因為大家關注的不是技術細節。重點是要把重點和亮點寫出來,能夠第一時間吸引投資人。
一份優秀的商業計劃書是能夠把這6件事說得清楚明白就算成功了。
第一、企業的業務到底是做什么的?本質上你是做的是個什么樣的生意?
第二、企業的價值在哪里?企業對客戶的價值是什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差異化的定位是什么?
第三、為什么選擇現在的時間窗口做這個事情?
第四、公司的創始人及團隊為什么能做成功?因為政策好、行業好,時機好,投資人可以投其他團隊。
第五、公司怎么做才能建立一個長期的護城河?它是數據、網絡效應、規模優勢、知識產權、IP等等。
第六、公司現在的運營狀態,都取得了哪些實質進展?
這6點如果在bp里都能看得到,而且能夠充分地展示出項目的亮點和特點,就有可能在前兩頁可能就打動投資人了,他就有看下去的動力,他就愿意見你。
企業融資始終是一件不可控的事情,創業者會有各種的宏觀的微觀的運氣。一般的融資周期平均是6-9個月,也就是企業創始人從開始第一次見投資人,到最后錢打到公司賬上。不排除從阿里巴巴大廠出來創業的高管,融資能力很強,很多投資人都想投資。
融資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投資人,都是承擔巨大風險而且有高失敗率的事情。創業者想拿到足夠公司使用的資金,以期企業獲得快速成長。投資人則博得一個成功項目獲得10倍、100倍的回報,所以對所有項目都會同樣要求有成功的潛質。融資是企業成長的第一步,后面如何把錢花到刀刃上,才是對創始人的真正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