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弟
別弟三年後,還家一①日餘。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時書。病骨猶②能在,人間底事無。何須問牛馬,拋擲任梟盧。
按:① 一作十?、?一作獨
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集評:
《李長吉集》:
黃淳耀:率。平易似不出賀手。沖淡拙率尤賀之佳佳處。黎簡:拙率為佳佳處恐未然。
《昌谷集注》:
此應舉失意歸日也。鹿鹿三年,未嘗歡飲。今夕兄弟之樂,當何如之?挾策無成,空囊返里,猶是出門時篇帙。病骨幸存,骨肉歡聚,而生計復爾茫然。功名成敗,顛倒英雄,主司去取,一任其意,又何異于拋擲梟盧耶?
《李長吉詩集批注》:
“何須問牛馬?拋擲任梟盧:樸詩濃結。
七夕
引用典故:蘇小小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錢塘蘇小小,更①值一年秋。
按:① 一作又
集評:
《唐詩鏡》:
三、四新琢,“花入曝衣樓”,此際無花,故為此語。
《李長吉集》:
黃淳耀:末二句忽說至此,信手拈來。率。黎簡:結自妙,隨手拈來似無謂而好者,情到故也。
《昌谷集注》:
上六句說淑景芳辰,離情別緒。末二句不勝悲涼。彼美當秋,心驚遲暮,佳人不偶,恐老冉冉將至矣。賀蓋借“蘇”以自慨也。
《李長吉詩集批注》:
此句還渡河正位;以下做“七夕”人情。飛卿“微云未接過來遲”之語,似從此起得之,而此起更無跡可求(首句下)。此二語獨不可學,學則“七子”派;作者卻好(“天上”二句下)?!板X塘蘇小小,又值一年秋”,仙筆也。一年一會者尚可感,終身飄零者奈何?只開手還過七夕本事,以下全寫閨情,立格亦高。義山“金風玉露”之七律,真是笨伯。徐文長評末二句:忽說至此,信手拈來。末二句乃千思萬想而得者,何謂“信手拈來”?一篇之妙,全在此結。然以為“信手拈得”亦道得出天機之妙。
洛陽城外別皇甫湜
洛陽吹別風,龍門起斷煙。冬樹束生澀,晚紫凝華天。單身野霜上,疲馬飛蓬間。憑軒一雙淚,奉墜綠衣前。
集評:
《李長吉歌詩匯解》:
以人之離別,而風亦為“別風”,以交際斷隔,而煙亦為“斷煙”。黯然神傷,不覺景因情異矣(首二句下)。冬樹枯落,枝干森森如束,風繞其間,另作生澀之態。此句承上“別風”而言。晚煙凝映,遠天另作紫色,王子安所謂“煙光凝而暮山紫”也。此句承上“斷煙”而言(“冬樹”二句下)。豫言別后途中苦況,以起下文淚墮之意。小傳言氏吉獨騎往還京、洛,讀“單身”、“疲馬”之句,宛然如見(“單身”二句下)。
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①,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箇書生萬戶侯。
按:① 一作橫刀)
《李長吉集》:
黎簡:欲棄毛錐,亦自憤也。
《昌谷集注》:
裴度伐昊元濟,蔡、鄆、淮西數十州至是盡歸朝廷。賀蓋美諸將之功,而復羨其榮寵,故不覺壯志勃生。
《李長吉歌詩匯解》:
觀凌煙閣上之像,未有以書生而封侯者,不得不棄筆墨而帶吳鉤矣。
其六
引用典故:雕蟲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唐詩快》:
嘗見長吉所評《楚辭》云:時居南國,讀《天問》數過,忽得“文章何處哭砂風”之句,則此一句中,有全卷《天問》在。
《昌谷集注》:
章句誤人,倏忽衰暮。仰視天頭牙月,動我挽強之思矣。丈夫當立勛紫塞,何用悲秋搖落耶?
《李長吉歌詩匯解》:
夫書生之輩,尋章摘句,無間朝暮。當曉月入簾之候,猶用力不歇,可謂勤矣。無奈邊場之上,不尚文詞,即有才如宋玉,能賦悲秋,亦何處用之?念及此,能無動投筆之思,而馳逐于鞍馬之問耶?
始爲奉禮憶昌谷山居
引用典故:犬書
掃斷馬蹄痕,衙迴自閉門。長鎗江米熟,小樹棗花春。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土甑封茶葉,山盃鎖竹根。不知船上月,誰櫂滿溪雲。
集評:
《李長吉集》:
黎簡:老成風度。賀五言長律結局少此酣暢。
《昌谷集注》:
太常散職,官居陸沉,門可羅雀,杳無車馬,復少行役,故云自閉門也。漢上呼米為“長腰槍”,江米乃江南所貢玉粒。僅邀上方薄祿,以糊其口。衙舍荒蕪,別無花卉,唯一棗樹尚小,亦堪寓目。如意懸之于壁,無復佳緒指揮。當簾閑玩,每動羊祜角巾歸里之思。曾作家書付黃耳,以病追悔此游之汗漫。土甑望家中封茶以寄,蓋因病斷酒,惟思茗碗,故云“山杯鎖竹根”矣。湖光晚楫,其樂萬倍。心焉溯之,奈何奈何!
《龍性堂詩話續集》:
長吉眼空千古,不唾拾前人片字,獨用(庾)子山“山杯捧竹根”全句,云“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又可知矣。
《李長吉詩集批注》:
律詩之通用韻者,唐李賀、元薩都刺。
《李長吉歌詩匯解》:
上句見谷食之外,無別味可餐,下句見棗樹之外,無花木可玩(“長槍”一聯下)。二句皆寫羈旅無聊之況(“向壁”一聯下)。上四聯皆言奉禮官舍景況,此二聯乃憶昌谷山居也?!胺狻弊?、“鎖”字,見主人不在之意(末四句下)。
李憑箜篌引
引用典故:江娥啼竹補天寒兔老魚跳波神嫗素女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一作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皇呌,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坤(一作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集評:
《誠齋詩話》:
詩有驚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薄钯R云:“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唐詩品匯》:
劉云:其形容偏得于此,而于箜篌為近(“老魚跳波”句下)。劉云:狀景如畫,自其所長。箜篌聲碎有之,“昆山玉”頗無謂。下七字妙語,非玉簫不足以當,“石破天驚”過于繞梁遏云之上。至“教神嫗”忽入鬼語。吳質懶態,月露無情。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
幽玄神怪,至此而極,妙在寫出聲音情態。
《唐詩快》:
本詠箜篌耳,忽然說到女媧、神嫗,驚天入月,變眩百怪,不可方物,真是鬼神于文。
《龍性堂詩話初集》:
長吉耽奇鑿空,真有“石破天驚”之妙,阿母所謂是兒不嘔出心不已也。然其極作意費解處,人不能學,亦不必學。義山古體時效此調,卻不能工,要非其至也。
《李長吉詩集批注》:
白香山“江上琵琶”,韓退之《穎師琴》,李長吉《李憑箜篌》,皆摹寫聲音至文。韓足以驚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唐賢小三昧集》:
七字可作昌谷詩評《“石破天驚”句下)。
《王闿運手批唐詩選》:
接突兀(“昆山玉碎”二句下)。
《唐宋詩舉要》:
吳云:通體皆從神理中曲曲摹繪,出神入幽,無一字落恒人蹊徑。
殘絲曲
引用典故:沈郎錢
垂楊葉老鶯哺兒,殘絲欲斷黃蜂歸。綠鬢年少①金釵客,縹粉壺中沈琥珀?;ㄅ_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迴風舞。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
按:① 一作少年
集評:
《優古堂詩話》:
前輩稱宋莒公賦《落花》詩,其警句有“漢皋珮冷臨江失,金谷樓危到地香”之句……其弟景文公同賦云:“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币啾居诶钯R《殘絲曲》云:“落花起作回風舞,榆莢相催不知數?!?/span>
《詩源辨體》:
李賀樂府七言,聲調婉媚,亦詩余之漸。如“啼蛄吊月鉤闌下”、“天河落處長洲路”、“鴉啼金井下疏桐”、“落花起作回風舞”、“露腳斜飛濕寒兔”、“蘭臉別春啼脈脈”、“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等句,皆詩馀之漸也。
《昌谷集注》:
葉老鶯雛,絲殘蜂伴,言春光倏邁也。綠衣翠袖,玉罍醪,雖不必效麗娟之舞,而庭樹幾翻落矣。城隅榆莢,如沈充小錢之多。曾沉緬酣宴之人,亦知好景之易逝否?
還自會稽歌
序:庾肩吾於梁時,嘗作宮體謠引,以應和皇子,及國世淪敗(及國勢淪?。?。肩吾先潛難會稽,後始還家,僕意其必有遺文,今無得焉,故作〈還自會稽歌〉,以補其悲。野粉椒壁黃,溼螢①滿梁殿。臺城應教人,秋衾夢銅輦。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脈脈辭金魚,羈臣守迍賤。
按:① 一作蛩
集評:
杜牧《李賀集序》:
賀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古今未嘗經道者,如《金銅仙人辭漢歌》、《補梁庾肩吾宮體謠》,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之間,亦殊不能知之。
《唐詩品匯》:
劉云:此擬肩吾之作,安得不述梁亡之悲!其沉著憔悴,在于自言“秋衾銅輦”之夢,而庾自見,殆賦外賦也。“塘蒲”之嘆,融入秋晚,結語卻如此,極是也。
《唐風定》:
集中五言較勝歌行,而深晦太過,廷禮所取數首一一高卓,可為具眼。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徐渭曰:雕率相半。周珽曰:潛自會稽,寧能忘念梁德?及還家容骨衰悴,以此日困守迍賤,回首昔時佩服榮寵;一代文人至此,良可悲也。
《李長吉集》:
黎簡:賀真有心讀書人,惜矣。
《唐詩箋要》:
蕭梁時事可見,而庾亦和盤托出。“身與塘蒲晚”,言不酸而聞者意苦。
《龍性堂詩話續集》:
李長吉最心醉新野父子,觀其《補庾肩吾還會稽歌》,則其流連仰止可知矣。
《王闿運手批唐詩選》:
頗有鬼氣(首四句下)。
送沈亞之歌
序: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返歸於吳江。吾悲其行,無錢酒以勞,又感沈之勤請,乃歌一解以送之。
引用典故:三走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紫絲竹斷騘馬小,家住錢塘東復東。白藤交穿織書笈,短策齊裁如梵夾。雄光寶礦獻春卿,煙底驀波乘一葉。春卿拾材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攜笈歸江(一作家)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吾聞壯(一作丈)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集評:
《昌谷集注》:
才人先意之日,正凡夫得意時也。驊騮紫陌,珠勒金鞭,以失意人當之,自顧愈傷脫落。“我馬瘖矣”,東歸道遠。“白藤”二句,賀嘆沈,即自嘆,與“緗帙去時書”同一情景。……“白日下”,寫得痛快?!爸厝腴T”三字,寫得悲涼。
《歷代詩法》:
送行極平常題,必有此等嘔心之作。
《李長吉詩集批注》:
此三字(按指“怨春風”)生出鄭谷“淚滴東風避杏花”好句(首句下)。前寫出都,下乃追寫初裝(“家住錢塘”句下)。不古(“短策齊裁”句下)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請聯系我們。
微信聯系:yfzfxsh
樂府之妃豨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