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長三角城市群規劃顯示,長三角城市群規劃范圍包括蘇浙滬皖三省一市。江蘇省有9個地級市入選,分別是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其中把上海定位為超大城市,南京定位為特大城市,杭州、蘇州則為I型大城市。特大城市這一劃分對南京意味著什么?對南京及周邊城市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有哪些影響?昨天晨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未來僅次于上海
城區常住人口500萬+
規劃顯示,長三角城市群的規劃范圍包括蘇浙滬皖三省一市。南京的城市規模等級被確定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0萬,規模僅次于上海。此外,蘇州被確定為“I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在300萬—500萬。
規劃指出要嚴格控制上海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與此同時,對于特大城市南京來說,中心城區等其他優化開發區域,要采取完善衛星城配套功能、強化與周邊中小城市聯動發展等措施,推動人口合理分布;通過產業升級和功能疏解等方式,有效控制人口過快集聚。
推動南京都市圈發展
加快建設江北新區
規劃同時提出,長三角城市群要構建“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以上海為核心,推動五大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強化四個發展帶的聚合發展。
五大都市圈第一圈正是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鎮江、揚州三市。規劃提出,要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設南京江北新區,加快產業和人口集聚,輻射帶動淮安等市發展,促進與合肥都市圈融合發展,打造成為區域性創新創業高地和金融商務服務集聚區。
記者注意到,上月發布的南京市十三五規劃《南京市近期建設規劃(2015-2020)》中,南京未來5年新“藍圖”中的不少規劃項,恰好與此次國家對南京的最新定位相呼應。
南京十三五規劃在近期重點地區空間布局方面,明確提出,要重點建設江北新區,圍繞三個城市功能區、三個產業功能區和一個港口物流功能區進行重點建設,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
配套設施
新建上海—南通—泰州—南京—合肥鐵路
長三角城市群規劃提出,要完善城際綜合交通網絡,以上海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為副中心,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為主通道的多層次綜合交通網絡。要推進滬寧合、滬杭、合杭甬、寧杭、合安、寧蕪安等主要骨干城際通道建設。規劃建設上海—南通—泰州—南京—合肥、南通—蘇州—嘉興、上海 —蘇州—湖州等鐵路(含城際鐵路),以及上海—南通跨江通道等城際通道。
南京十三五規劃建17條軌道交通
與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相呼應的是,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南京在十三五規劃中布局了大手筆。未來5年,南京將建設軌道11號線、4號線二期、2號線西延、9號線一期、10號線二期、1號線北延、6號線、7號線、5號線、3號線南延工程;建成寧和一期、寧高二期、寧溧城際,開建寧揚城際、寧天城際南延;配合地鐵線路建設,同步進行8個車輛段和9個停車場建設。在規劃圖上顯示,寧句城際和寧滁城際北線也將列入建設計劃。在未來5年間,南京本地及輻射周邊一小時都市圈共要新建17條軌道交通。
南京三年前已計劃打造六大跨市新城鎮
長三角城市群規劃明確了未來的特大城市南京,對周邊都市圈的腹地與輻射作用。記者留意到,早在2013年,南京市還制定了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南京市規劃的三年推進計劃,在這份3年發展規劃中,南京將與兄弟城市打造六大跨界新城鎮。南京當時就提出,要建設一批跨界臨港新城、臨空新城和產業新城
(原標題:長三角城市群規劃 南京定位特大城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