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0年9月1日上午到五中注冊的,當時由我父親陪同去的。看看墻壁上的名字,我知道安排在初一(3)班,班主任是林國順老師,他問我是通學還是寄宿,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我父親說是通學。班主任是教數學的,他和藹可親,其時已步入不惑之年,記得上課時他講正負數,講絕對值,異常詳細;他在下一節課開始時總是要做好承上啟下的工作,就是要講十幾分鐘上一節的內容才開始講新課,到初二時林老師教我們物理,聽說他教物理是他的本行。他一如教數學那樣的方式方法教著物理,什么壓力壓強,杠桿原理等等都要反復強調。初三時我被分到了(1)班,林老師繼續在(3)班教物理兼班主任。
初一時的語文老師是張家駒老師,他是一位極其嚴厲的老師,戴著一副眼鏡,對于默寫不來的學生他罰抄書,多則50遍。他的默寫套路是這樣的:第一天教課文,有背誦的語段就讓我們回去背,第二天上課時,他就說紙張拿一張出來,聽到這句話,我的手心都冒出汗來了,然后他就宣布單雙號同學分別默寫語段中的哪里到哪里,到時間后大家一起停筆,他又說會默寫的交這邊,不會默寫的交那邊,我們在他的指揮下都能誠惶誠恐地完成這些默寫程序,最后他宣布,不會默寫的同學抄語段或者全篇30遍或者50遍,我想當時應該沒有人敢把不會默寫的紙張交到會默寫那邊去吧。如果會默寫的來,那心情簡直堪比劫后余生的快感,他的這種嚴厲方法讓語文成績位居年段榜首。張老師的默寫方法我也學習延用了十幾年,可是我罰學生抄書沒有罰那么多遍,算是與時俱進,發揚光大了吧。
林興華老師是初三時教我們英語的,因為他一到班級都是從第一課單詞蝙蝠geis開始的,所以我們都嬉笑“geis"來了,他講語法很細致,講課文內容也很詳細。
張端師老師是82-83學年寒假補習的時候教我英語的,雖然只教一周時間,但對我影響很深,至今還記得他教我如何把陳述句改成一般疑問句或否定句,另外單數改為復數也是他教的,就是在名詞后面+s或+es;什么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也是張老師教的,他說面包屬于不可數名詞,他花了好多口舌我才聽得似懂非懂。另外,定冠詞和不定冠詞,他也講得很詳細。
劉宏霖老師是初二的時候教我們數學的,他是福清人。我們那個時候初一學代數,初二學幾何,截然分開的。幾何證明題我當時都聽不懂,到了教平行四邊形時,我突然覺得三角形全等的證明題會做得來了,原因是我懂得利用原理公式了,什么“兩平行線被第三直線所截,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什么“重心,垂心,內心到三角的距離”等等,我都能理解領悟了,所以我剛能證明三角形全等后又畫蛇添足地證明了兩條線段相等,劉老師說,只要求你完成到全等為止就可以了,干嘛要多此一舉呢。我當時為什么會突然領悟幾何原理,至今我也說不清楚。后來學習“圓”那個單元,我數學一下子就能考九十多分了,真是豁然開朗。